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23 桑叶 菊花 蝉蜕 蔓荆子 葛根( 四 )


蝉蜕也是一个典型的疏散风热的药 , 或者发散风热的药 , 它既能解表 , 也能清热 。 所以它的疏散作用或者发散作用也不强 , 尽管可以用于风热表证和温病初起 , 但是单纯的也用得不多 。 应用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它的一个特征 , 这个特征也是能够利咽喉 。 那么前面的牛蒡子 , 用来治疗表证和温病的卫分证的时候 , 也是要考虑它的利咽喉 。
但是牛蒡子是通过疏风热或者解热毒 , 治疗咽喉的肿痛 , 利咽消肿 。 而蝉蜕主要是在这个外邪犯肺 , 肺气不宣 , 肺主声音 , 出现了声音嘶哑 , 或者发音困难 。 所以在本草学上把它这个特征叫做利咽开音 , 声音的音 , 开音 , 就恢复肺气郁闭了以后的声音嘶哑 。 所以它们同样都兼有利咽喉的作用 , 但是咽喉不利的表现有区别 。 所以在表证当中 , 兼有声音嘶哑、发音困难一般都要加蝉蜕 , 而且还要作为比较重要的药 。
当然如果没有这个兼症用一点蝉蜕也是可以的 , 毕竟它有疏散风热的作用 , 也会增强这方面的效果 。 这是关于蝉蜕的疏散风热 。 透疹 , 那么它和薄荷一样 , 当然没有那么强的发散作用 , 它也可以解表也可以透疹 , 两大功效 。
另外清肝明目 , 也可以用于肝热目赤的障翳 。 障翳是眼科当中特殊的一个术语 , 那么我们这里可以简单的记成目赤肿痛 , 或者肝热目疾 。 翳就有遮挡的意思 , 在眼科里面 , 凡是好像视力被什么东西遮住了的一般称为翳;那么障 , 就是好像隔住了 , 挡住了 。 一个是在里面 , 一个是在外面 , 有这么一点点区别 。 实际上有时候又在混用 。 这个其实是眼内的一些疾病 。
在很多中药书上 , 就说蝉蜕是明目退翳 , 就是进退的退 , 明目退翳 。 这个来源于法象药理学 , 所以我们现在把它改掉了 , 也是为了和桑叶、菊花一样 , 便于同学们记忆 , 都把它叫做清肝明目 。 治疗的就是肝热目赤肿痛 , 肝热目疾 , 这个没有错的 。
但是前人为什么强调明目退翳?主要是用于这个眼翳 , 这个眼翳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当中的角膜溃疡 , 其实就是一些炎性的溃疡 。 通过它的清肝作用 , 慢慢地这些炎性的溃疡愈合了 , 视力完全正常了 , 其实它就是一个清肝作用 。
前人认为蝉蜕就是从蝉这种动物身上掉下来 , 蜕下来的 , 脱落下来的 。 翳又是(在)眼的外面 , 当时就认为是不是有一个什么膜把这个视力遮住了 , 蝉蜕利用它能够外脱、蜕这种自然特征 , 法象药理把它推导好像它也是把这个眼翳把它退掉了 , 其实它完全是通过清肝 , 并不是让这个翳膜把它退掉了 。 这个蜕掉是它这个动物羽化时的一个自然现象 , 这个蝉蜕的明目退翳来源于法象药理学 。
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 , 在本草学里强调它和其他的治疗肝热目疾的药的表述不一样 , 其他都是清肝明目 , 它是明目退翳 。 所以我们知道了这样子 , 两个都可以 , 你说它明目退翳没有什么不对 , 现在 , 尽管不是把它退下来 , 至少它能够治疗眼翳 , 恢复视力 , 这个疗效是肯定的 。 只说为什么有那样的一定要用退翳没有必要 , 不是必须用那个术语 。
另外息风止痉 , 当然它主要就治疗肝风内动 , 痉挛抽搐 , 就包括了破伤风 , 尤其是小儿惊风用得非常多 。 因为它本身小儿惊风往往是外感 , 有时候高热生风 , 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疏散风热的药物 , 肝经风热 。 所以我们这个今后专门讲这个息风止痉的药 , 再可以联系起蝉蜕这些药物再来介绍 。 根据不同的肝风内动证可以作相应的这种配伍 , 这个具体的配伍都是属于常规性的 , 没有什么很典型的 。
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 , 在很长时间以来 , 蝉蜕治疗小儿夜啼 , 小儿晚上哭闹不安 , 这个小儿夜啼把它放在了息风止痉的那个主治的内容里面 , 很多书都是蝉蜕可以用于肝风内动 , 痉挛抽搐的 , 什么破伤风 , 小儿惊风 , 小儿夜啼不安 。 那么就给人一个错觉 , 尤其是我们初学的同学 , 好像小儿夜啼也是一种肝风内动 , 这就完全错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