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鸣生拳法的兼容体、意念法和整体观( 五 )


整体思维是中国哲学的核心理论 , 是宏观论与辨证论高度统一的哲学思维 。 着眼于宏观而用意于阴阳 , 把握事物发展的关键以操控大局 , 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谋略与智慧 。 所以被称为“东方法”或“东方智慧” 。 我们的祖先运用这种智慧 , 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 以梁式八卦掌和吴式太极拳为代表的鸣生拳法 , 就是这一智慧的结晶 , 也是承载这一智慧的文化载体 。
鸣生拳法是取之不尽的大智库 。 我们修炼鸣生拳法 , 首先明了鸣生拳法的整体结构体系 。 张全亮先生在《第一讲》为我们描述了吴式太极拳形成与发展 , 后面他还要给我们讲吴式太极拳主体内容 , 即套路、器械、体用及其特征与修炼方法 。 这是我们要熟知的技术层面的结构体系 。 鸣生拳法还有深层次的内涵深厚的文化体系 。 这就是《易经》阴阳哲学和八卦原理赋予了它“究天人之际”的大智慧;《老子》自然哲学和道教养生理论赋予了它道法自然的理念和行气导引的内丹养生功法;《黄帝内经》医学理论和经络针灸学理论 , 赋予了它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绝妙功能 。 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整体观方法论的视角去认知理解鸣生拳法的整体结构体系 , 有利于确立继承弘扬鸣生拳法的远大目标 。
张全亮先生和王乃昭先生都详细介绍了王培生宗师“印诚功法”博大的武学体系 。 它以内家拳太极、八卦、形意为核心 , 吸收谭腿、八极、通臂以及气功与养生功法等众多门派的精华 , 以养生为本 , 技击为用 , 所熔铸的拳法之多和文化之深厚 , 都达到了时代的顶峰 。
王培生宗师奉献给人类的武术秘法宝藏 , 高山仰止 , 后人难以企及 。 不过 , 他给后代留下这份遗产的时候 , 同时给我们留下了开启宝藏的钥匙 , 这就是“按窍运身”的理论建树 。 李秀人女士说 , 后人在前人的肩膀上继承发展 , 这是薪火相传的武林传统 。 鸣生拳法的修炼 , 要在整体中牢牢把握“按窍运身”的关键 , 真正领会王培生宗师“头顶太极 , 胸怀八卦 , 脚踏五行”的功法秘诀 , 融会贯通“想象类比”、“内观反照”等“逆修返源”的意念方法 , 在阴阳变化的气机运动中体悟动静开合 , 虚实有致的神韵和旨趣 。 练功法 , 找感觉 , 达神旨 , 思接宇宙 , 意念腧穴 , 其大无边 , 其小无内 , 以整体观方法论指导练拳 , 励志长远 , 荡涤胸怀 , 用意专注 , 品味甘甜 , 趣味无穷 。
鸣生拳法所追求的是阴阳和合的一种境界 , 是脑体并练 , 开智开悟 , 修身养性一种情怀 。 李子鸣宗师献身革命 , 引领一代武林的豪侠气概;王培生宗师献身武学 , 身怀绝技 , 勇博强手 , 终生不败的坦荡胸怀;张全亮先生团结武林 , 弘扬鸣生拳法的执着精神和宏大气魄;李秀人女士 , 王乃昭先生守护国粹 , 献技献艺造福人类的博大胸襟 , 堪为武林楷模 , 赋予鸣生拳法恢宏的精神气质和崇高境界 。 这是修炼鸣生拳法 , 返归本原 , 发扬人生之道的最高精神动力 。 我们后辈传人应深思而笃行 。
太极拳@鸣生拳法的兼容体、意念法和整体观
文章插图
本文作者:李日星先生拳姿
个人简介
【太极拳@鸣生拳法的兼容体、意念法和整体观】五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教授 , 中国传统文化学者 , 五邑大学传统太极拳学社教练 , 江门市鸣生亮武学研究院创办人 , 院长 , 著名武术家张全亮入门弟子 , 八卦掌北派吴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 。 出版《中国戏曲文化史论》、《中国优伶文化史述》、《江门五邑风俗叙录》等专著 , 参与《历代名篇赏析集成》、《新订全唐诗注释》等大型丛书的编撰 , 发表论文60多篇 。 早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149师 , 养成健身晨练习惯 。 退役后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 , 北京师范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 先后执教于湘潭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和五邑大学 。 退休后 , 以研究推广传统武术为己任 , 教授学生逾千 , 弟子60余人 , 在《中华武术》等刊物发表八卦掌和太极拳理论文章10余篇 。 新闻媒体称其为“守护国粹的老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