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说愤怒激起了我们捍卫权利的欲望,也驱使了捍卫权利的行为
这是一个有关“攻击”的话题。当然,以前我也曾经从愤怒底下的东西说起,探讨了初级心理过程和次级心理过程。详见:如何恰当地表示愤怒? - leo kang 的回答今天借着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从一个更大的范畴来看看“愤怒”这回事。这个更大的范畴叫做“攻击”。(阅读提示:以下的阐述只是“众多的对人的理解方式”中的一种,既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也不代表作者“用这个理论理解所有人、所有现象”。)人,不能没有“攻击”。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在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的时候,“攻击”性是帮助我们表达的推动力。所以,攻击这个概念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术语讲:这个概念是一条光谱。光谱的一端是破坏性的、狭义的攻击(暴力),光谱的另一端是“自我确认感”、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时候的那种感觉。所以,当我们说愤怒的时候,我看的是攻击。而我又会分成两个部分去看:1,在表达什么?2,用什么方式表达?第一个问题,涉及:是被侵犯了?还是欲求不满?第二个问题在说:表达的方式是坚定?还是愤怒?还是暴怒?还是暴力?第一个维度很关键,它在起给事件定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是因为 “他以为他受到了别人的侵犯” 而展现自己的攻击性,那么可以做出一定的判断:这个人或者在逐渐丧失现实检验能力,或者是在借题发挥。丧失现实检验能力,以 “我认为怎样就是怎样” 的判断标准决定自己的情绪、甚至决定自己的行为,那是比较糟糕的状态,事件的 “性质” 就变了。在精神分析诊断中,可能值得警惕一下了。第二个维度表现着个体控制攻击性的能力和特点。以上面三个人为例:题主、两个回答者(大猫和匿名回答者),根据他们的反应,我说说我的判断。题主提到的情况是:看见他人被欺负上前保护,购物被坑后投诉维权,遭遇不公后试图去扳回一城等购物被坑,是权益受损害;遭遇不公,是题主有话要说。这两个例子,分别对应到我所说的“攻击性光谱”的两极:对抗侵犯 v.s. 主张自己观点。至于看到他人被欺负,有可能是题主把自己投射到被欺负者身上,这种情况,好像既有对抗侵犯,又有主张自己观点的意思。题主所采用的方式,从题面上有所表现:题主可能以前是用愤怒表达的,但现在有些怀疑这种方式了。用愤怒表达,是题主过去的方式。这种方式,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过程:从暴怒暴力到坚定而严肃的表达这条路线图中的一环。题主已经具备反思的自我观察能力,观察到自己的愤怒,并且对这个现象表示好奇。这也许在说明题主已经又要升级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心理阶段了。(所以,我也表达了我的观点:不是愤怒激起了我们捍卫权利的愿望,而是反过来,捍卫权利首先升起,愤怒只是若干可以采用的工具、方式之一。越成熟的人,越采用成熟的工具:严谨的措辞、严肃的语调、矢志不渝。)大猫的回答,貌似是一种达到更高心智之后的状态。他说:“所有这些,我都不需要愤怒,我只需要明确地告诉他们——你侵犯了我,我不同意。”他所描述的情况,已经不需要暴怒、暴力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然后,第二位回答者,他说:“题主只想到了好的一面,缺没想到不好的一面,最起码我就因为愤怒做出过很丢人的事情,后悔到现在!唉慎重,慎重,慎重!”这里展现出了一个表达“攻击--自主”时候的挫折事件:“最起码我就因为愤怒做出过很丢人的事情,后悔到现在!唉”面对这样的诉说,我会做这样的假设:这位答题者可能一直压抑自己的攻击--自主,直到压抑不住的时候,攻击以愤怒的方式喷涌而出,也许攻击所附着的事件是合理的,是禁得起现实检验的,但是攻击的程度、愤怒的程度、表达的程度是不恰当的——所谓压得越久爆发得越激烈。之后,这位答题者一直对此很懊恼,所以产生了进一步对攻击性的压抑。所以,总结一下我的观点。攻击性是一个正当的存在,它以连续体的方式存在:从坚定地表达自己所需,到坚定地反抗对自己的损害。愤怒,只是攻击性表达的时候采用的工具,这样的工具还有很多:从暴力暴怒到审时度势、据理力争。不是愤怒在驱动我们,而是1,我们有攻击-表达的需求2,我们动用愤怒3,愤怒让我们做好很多准备:血压升高、肌肉收紧、目光聚集在一点、恐惧被暂时屏蔽4,所以看起来是愤怒在作怪,其实,愤怒背后还有看不见的手。而这只手,随着他的发展进化,以后可能抛弃愤怒这个工具的。==================以上说事儿,以下说理论=================首先,我们看看历史上的研究者是如何说的。对于攻击,精神分析领域从很早就试图解释这种现象。弗洛伊德在提出力比多驱力(性驱力)之后,经过反复思考,提出了与之对称的攻击驱力,从而完成了他的驱力理论框架。如果从驱力理论角度去看“攻击”,那么,攻击是什么呢?攻击是一种人生来就有的本能,和追寻快乐的本能一样。而本能,总在寻找这发泄的出口。性驱力寻找着“爱之客体”,用以发泄自己爱的本能;攻击驱力也在寻找着客体用以发泄自己恨与破坏的本能。(这是最简单、单纯的说法,更复杂的爱恨交织、性作为攻击的表达的情况,比较高阶,在此按下不表。)但驱力理论有其天生的局限。他弱化了“客体”的意义。具体来说,举个例子,如果性驱力只是在寻求满足以及带来满足的客体,那么 “有奶就是娘”了!同样,对于攻击驱力来说,如果强调天生的攻击本能在寻找发泄的出口,那么题主就是在 “找茬发泄” 本能了。驱力理论有其局限,但没错。小婴儿一出生可能就是 “有奶就是娘”,但很快的小婴儿会发展出针对妈妈很专属的笑——客体此时比本能重要了。所以,我要说的是,本能或者说驱力是有道理的,但光有驱力理论还是不够的。它不能解释人为什么爱一个特定的人,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恨一个特定的人。客体关系理论学家们则是从这个问题的反面入手,从关系入手。(这里只说梅兰妮克莱因,因为只有她最尊重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而其他很多客体关系理论学家弱化了驱力的作用)客体关系,在此不做展开讨论——离题(攻击作为本能以及其演化过程)太远,而且太过复杂。随着客体关系学说的发展,本能也被修改着。经过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和深入研究,人们又提出了很多和弗洛伊德不一样的、有关本能的假设。比如,人生来就在寻找联接、寻找关系;关系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很多理论学家观察到在二战期间孤儿养育所的孤儿虽然有吃有喝,但死亡率极高,因为保姆不能及时响应婴儿的哭闹。有30%的婴儿死亡--虽然有吃有喝。。。而且幸存下来的婴儿也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假设在冲击着弗洛伊德传统的理论假设:弗洛伊德太过忽略客体的作用;而客体作用被充分发掘之后,又在挑战者弗洛伊德提出的性驱力vs攻击驱力的模型——似乎有太多东西无法被归纳如本能驱力。所以客体关系理论学家基本上不太谈古典的驱力理论——也不想把自己纳入驱力理论的框架,那实在是太费力了,而且不讨好。对于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最成功的修改,来自弗洛伊德最信任的学生、最忠诚的仰慕者——科胡特。科胡特通过提出“自恋力比多”和“自体客体”的概念,在弗洛伊德的框架内解释了攻击性(甚至更多的东西)。让我们回到人的生命之初,来阐述这两个概念:小婴儿期待一个全然理解自己的“东西”(恕我用“东西”这个词来形容。因为在生命之初,小婴儿是唯我独尊的,意识不到有另外一个“人”——人这个词意味着很多的,而东西就比人少了很多暗示)。这个东西就如同小婴儿自己一样,甚至这个东西就是小婴儿自己的一部分,提供者小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这个东西,从我们观察者的角度来形容,就叫做“自体客体”;这个东西,从小婴儿的主观角度来说,就叫做“自己的一部分”。很么样,不奇怪为什么弗洛伊德会有一片论文叫做《婴儿陛下》了吧:)当这个东西巧妙的知道了小婴儿的需求(喂奶、换尿布、打发无聊、探索世界。。。)的时候,小婴儿就产生了一种被深深理解和满足的感觉,所谓“自体客体”体验——看!它就是我的一部分,我一想,它就做了,它就如同我的手一样。哦,不!我甚至都还不能控制我的手呢,但我能更好的控制它!(未完)
■网友的回复
愤怒是一个不好的情绪,毫无疑问。我并不认可靠愤怒来激起维权欲望,因为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失去理智,做出来的事情哪怕出发点是好的也经常会因为情绪失控而做砸或者被人抓住把柄。我认可的方式是从细枝末节,从小事,从最基本的事情上,为自己维权,不要以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是错的,因为你做的每一件维权的事情都是在为未来自己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你也不要理会那些侵犯你权益的人那句听起来貌似很有道理的“一个大男人怎么那么事儿”的话,他们往往希望通过这种畸形的社会角色强加给你,逼迫你认可他们对你的侵犯。从生活中开始累积维权意识,远比被人侵犯到发怒的时候再维权好得多,因为从很多小事情上增加对方侵犯你权益的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这种侵权事件就会慢慢减少。所以,你在餐馆遇到抽烟的,请礼貌而和善地上前制止请对方掐掉;人行横道上当你遇到闯红灯的人,可以稍微拦阻他一下告诉他注意安全,等绿灯再过;排队时有人插队,你也可以拍拍他肩膀语气平缓但坚决地说后面很多人,请你去后面……所有这些,我都不需要愤怒,我只需要明确地告诉他们——你侵犯了我,我不同意。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脸皮厚到别人说了还知错犯错的情况。所以,你们干嘛不从小事开始做起?
■网友的回复
谢邀!题主只想到了好的一面,缺没想到不好的一面,最起码我就因为愤怒做出过很丢人的事情,后悔到现在!唉 慎重,慎重,慎重!
推荐阅读
- 从一个人的背面,能否看出一个人的长相美丑
- 两只眼睛换着用,能否减轻视疲劳
- 澳洲ICT Master,之前毫无IT基础,背景的人一般能否读成顺利毕业
- 根据物权法规定,电(或者电力)能否成为所有权客体
- 你吃到啥、闻到啥、看到啥使你想起了过去很久远的一件事
- 一个人要改变究竟有多难,能否分享下自己改变的经历
- 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能否妄想考北大
- 为啥人到了20多岁会变得愤怒
- 养过布偶猫的能否告诉我我家布偶为啥一直在睡觉,一点也不活跃呢急啊
- 韩国爆发mers,旅行计划能否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