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鸣生拳法的兼容体、意念法和整体观( 二 )


太极拳的创立 , 标志着中国古典武术由重器械向重拳术 , 由重外力向重内功 , 由粗放质朴向大气磅礴的历史演进 。 武术价值被提高到性命双修的生命境界和返璞归真的精神陶冶 , 武术价值观从此发生根本性改变 。 《张三丰太极拳论》传承人尾注:“此系武当山张三丰先师遗论 , 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 , 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 ”这是关于武术“本”与“末”大有深意的告诫 。 中国宋元以后 , 拳术逐渐成为武艺的主体 , 兵刃利器慢慢地让位于神秘莫测的拳法 , 拳谱秘籍在武林备受重视 。 众多小说影视为争夺拳谱秘籍而你死我活的情节就是当时的历史投影 。
张三丰的太极拳因传内不传外的教规而成为道教的镇山秘笈法宝 , 能得到这一法宝的只是极少数 , 直到威震京城的杨露禅向八旗子弟面授这一冠绝古今的神秘拳法 , 贵为中华瑰宝的太极拳才得以面世 。
在武学昌盛的清代 , 由于太极拳的崛起而使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 , 号称“内家派”而大放异彩 。 当时武林中广为流行“八卦转圈 , 太极画圆 , 形意触点”的歌谣 , 既说明了内家拳的风行盛况 , 也揭示了三门内家拳的基本特征 。 董海川对于杨氏太极拳的功法和形意拳的用劲极为赞赏 , 尝试着把太极拳行功方法和形意拳用劲融入八卦掌 , 首开内家三拳相融的风气 。
董海川之后 , 刘德宽与李存义、夏国勋、程廷华、张占魁等人结为金兰 , 倡议八卦、形意、太极为友好门户,相互交流拳技,相互传授弟子 。 于是 , 以形意、八卦“两拳合一”的形意八卦掌;“练形意拳求太极劲 , 练太极拳求形意劲”的形意太极拳;以心意运动为灵魂的心意太极拳;以太极行功法练八卦掌的八卦太极拳应运而生 。 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足鼎立的内家拳相互融合成了近代武林内家功夫的优良传统 。
李子鸣和王培生两位宗师都是继承这一优良传统的武学泰斗 。 凡武术大家都转益多师 , 博采众长 , 由博而约 , 经过千锤百炼 , 淬火淘金 , 锻造精品 , 或开山立派 , 或把传统武术最高境界的武学之道 , 推向时代高峰 。 张全亮先生在继承梁式八卦掌名家李子鸣先生和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先生武学体系的过程中 , 不仅将梁式八卦掌和吴式太极拳交互参练 , 兼练兼融 , 体用互通 , 而且融合毕生所积累的各拳种精华 , 形成了自己富于创造性的精妙拳法 。 他的八卦掌不乏太极功法形意劲;他的太极拳中蕴涵形意的刚劲八卦的灵动 。 他的“八卦太极拳”和“八卦游龙掌”以及“周身大练法” , 充分地体现了“鸣生拳法”多元性与兼容性的特征 , 不失为内家拳相互融合的结晶和典范 。
内家拳派相融相兼不仅仅是拳法体用的相互借鉴 , 而是文化趋同和认知合一的必然结果 。 以梁式八卦掌和吴式太极拳为代表的鸣生拳法 , 由于“易、道、医”文化基因和形意、八卦、太极三拳武术基因的相互交融滋养 , 赋予它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 , 形成了医武、易道相互交融的博大体系 。
鸣生拳法深邃的意念操作法
鸣生拳法尤其是王培生宗师创编的“吴式太极拳37式”和经过他精微演绎的“八卦掌实战64散手掌” , 用意精深细微 , 构建了一个精妙的意念结构系统 。 代表了鸣生拳法思维细致 , 品味高雅 , 功法巧妙 , 平静舒松的风格 。
意念是人脑原神先天的自然功能 , 是一个人在入静以后意识功能自律性调控的思维模式 。 人脑固有的气机与生理机体所构成的气 , 在编码信息上有相通之处 , 所以 , 它们可以相互感应沟通 , 并产生积极的调控作用 。 意念 , 以特有的穿透力对机体的气进行定向引导而产生气化功夫 。 意念依赖于人体生理 , 又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着积极的反作用 。 正能量的意念催人向上;负能量的意念使人消沉 。 以心领意 , 以意导气 , 意到气到 , 这就形成了人的生命场及生命信息流动的气机系统 。 谷园的《简易经》说:“德化情 , 情生意 , 意恒动” , “意恒动 , 识中择念 , 动机出矣” 。 意思就是德生情 , 情生意 , 意恒动而有所取舍 , 有取舍便把意识转化为意念 , 意念转化为动机 , 动机支配行动 。 意念导向 , 在练功行拳的过程中 , 可谓举足轻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