矾山的酿酒文化

在矾山镇东关村 ,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东门外街路东 , 矾山原药材公司现在的青田联华超市的地方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是矾山大礼堂 , 矾山公社东关学校的旧址 。 这片地方有四亩多大的面积 , 也处于矾山堡比较繁华的地段 。 这里原来有南北两处大院落 , 有大小五十多间房屋 , 南院是大院 , 这个院落是每屋都放满大缸的酿酒的大缸 , 还有存放着大量高粱等酿酒原料 。 北院是销售白酒 , 账房 , 宿舍的地方 , 院里存放许多酒篓 。
这里就是现在的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清代康熙年间晚期的举人刘明政 , 在清代雍正年间在矾山兴办的‘龙泉涌’缸房酿造以高粱等粮食为原料的白酒的旧址 。 后改名为‘忠清堂’ , 到清末他的第十一代孙刘天吉改名为‘吉庆堂’ 。 这是矾山最早的白酒酿造作坊 , 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后期 。
矾山的酿酒文化文章插图
矾山的酿酒文化也就从那时开始 , 延续了近200年 。 这是矾山最早的酒厂 , 灵水村的刘明政 , 从京西古道走来 , 在矾山开创了酿酒文化的先河 。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在矾山大街学校当民办教师时 , 领着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时 , 在一位老人家里的相框中看到过一张黑白照片 , 现在想起来应该是民国时候的照片 。 一个高大的门楼下有十几个人 , 穿着长袍马褂 , 很讲究的服装 。 大门楼上挂一块横匾 , 上书‘龙泉涌’三个大字 , 字迹不十分清楚 , 老人介绍说;‘这是他当年在龙泉涌当收粮账房先生时 , 欢送老掌柜回家的合影’ 。 他说那时龙泉涌的生意十分繁荣 , 他在这里干了二十多年 。2014年6月 , 我们在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张广林会长的支持下 , 由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杨德林亲自带队 , 来到了斋堂镇灵水村 。 拜访了刘明政的后人 , 并且见到了很多当年在矾山开办酿酒缸房时用过的木制托盘 , 竹子做的卖酒提子 , 酒篓 , 马灯等等器具 。 这些器具都用桐油和红漆刷过 , 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变成了红褐色 , 但是上面雕刻的‘忠清堂’ , ‘吉庆堂’的字迹依然十分清晰 。
据有关资料记载 ,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的刘明政 , 是清代康熙年间的举人 。 他靠着家里雄厚的资金和众多的田产 , 搞土地出租分成生意 。 由于他善于经营 , 他的产业越做越大 , 买房子置地 , 在矾山就有300多亩土地 。 他的五个儿子在清代雍正年间全部考中了举人 , 被人们称为‘一门五举人’ 。 刘家五子中举后 , 都未外出从政 , 都以农商为业 。 由于刘明政在矾山的土地多 , 产出的粮食也多 。 矾山又是一个重要的粮食聚集地 , 商贸十分繁荣 , 还有黑龙池【黄帝泉】优质的水源可以利用 。 他从山西请来来酿酒师傅 , 经过考察在清朝雍正年间开办了‘龙泉涌’酿酒缸房 , 商号‘忠清’ 。
矾山的酿酒文化文章插图
清末民初 , 刘明政的第十一代孙刘天吉 , 把‘忠清号’改为了‘吉庆堂’ 。 当时在门头沟一带 , 矾山川一带还没有一家用粮食酿酒的缸房 , 这些地方对酒的需求量很大 , 刘明政把握了这个巨大的商机 , 建起了‘龙泉涌’缸房 , 使矾山这个小小的酿酒缸房在近200年的历史上立于不败之地 据多年的调查和走访 , ‘龙泉涌’缸房生产的白酒 , 是一种以矾山生产的红高粱为主要原料 , 采用传统的山西的酿酒技术和工艺 , 生产60度以上的白酒 。 每年平均需要20多万斤高粱等粮食原料 , 生产近5万斤白酒 。 最多时雇佣的酿酒工人50多人 ,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还有工人30多人 , 酿酒师傅3人 。
从矾山‘龙泉涌’缸房酿造出的酒主要销售在矾山川 , 北京市门头沟一带 , 还有销售到坝上及内蒙等地区 。 那时人们主要是以粮食兑换酒 , 由于各种粮食都有 , 需要加工后再进行粮食销售 。 这样就从斋堂镇爨底下村引来了韩巨五先生的先人 , 来到矾山东关村一个叫下碾的地方 , 修建了水推磨进行粮食加工 , 为人们碾米磨面 , 也进行粮食生意 。 这是两家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 , 在清代就到矾山创建企业的人家 , 而且都是在矾山很成功的企业 。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 , 很多老年人还常念叨;‘要是能喝上龙泉涌的酒多好呀 , 唉 , 再也没有了’ 。 可见那时的酒在人们的记忆中是多么深刻 。上世纪六十年代矾山人民公社修建的大礼堂 , 就是在‘龙泉涌’酿酒缸房的酿造车间的大房子改建的 。 那时的院子里还有大缸 , 酒篓子等酿酒的物件 。 有一个最大的酒篓子 , 是用山上的荆条子编制的 , 里外都用桐油刷了厚厚的 , 外面由贴了几层油纸 , 这一个酒篓能装500斤白酒 , 六个小孩在里面玩扑克牌谁也不挨谁 。 在他们来矾山酿酒那年代 , 要把白酒运出去 , 就是靠骡子等牲口驮运 , 每一头骡子驮两个酒篓 , 一个酒篓装五十斤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