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融入“生活”,这份成都生活美学图鉴请查收( 五 )


“美味”融入“生活”,这份成都生活美学图鉴请查收文章插图
麻婆豆腐 , 图源/马旺子
讲创新 , 以诞生于清末的宫保味型 , 将虾仁与茄子这两味食材融合一起 , 风味与咀嚼感都达至微妙的平衡 。
眼之所至 , 鼻之所探 , 口之所尝 , 皆是生活的亲切与回味 , 这便是空间与美食该有的合作 。
推荐理由
百年老店与时尚太古里 , 构成了空间与美食该有的合作 。
“美味”融入“生活”,这份成都生活美学图鉴请查收文章插图
有记载 , “安顺廊桥最初计划是上面建商场 , 所以有了‘三孔桥墩 , 托起百家商贸’ , 但最后却是酒店、餐厅 。 ”这番曲折的变迁史 , 倒是应了成都这座城市的脾性:好吃、会吃 。
“美味”融入“生活”,这份成都生活美学图鉴请查收文章插图
廊桥THE BRIDGE正门 , 图源/廊桥THE BRIDGE
开到桥上的餐厅 , 自然也受到爱吃的成都人 , 善意地挑剔 。 饭店在桥上开了又走 , 直至廊桥THE BRIDGE入驻其中 , 贩售花椒味的威士忌 , 和愿意让人专程飞来品尝的川菜 。
廊桥THE BRIDGE的主厨为被誉为华人之光的主厨江振诚 , 跨越印度洋来到成都 , 追溯川菜的脉络 , 将其剥离重塑 。 “起承转合”的饮食哲学也被赋予 , 以呈现川菜的本味 。
“美味”融入“生活”,这份成都生活美学图鉴请查收文章插图
玩味·九格小吃 , 图源/廊桥THE BRIDGE
这处立于江水之上的美学空间 , 也承载起更有色有味的人间画像来 。
“美味”融入“生活”,这份成都生活美学图鉴请查收文章插图
炎味·节气红糖糯米糕 , 图源/廊桥THE BRIDGE
廊桥与成都共生共息 , 承载着历史 , 雕琢着时间 , 成为这座城市的记忆符号 , 如今也成为成都人舌尖上的符号 , 书写着川菜进化的另一种可能 。
推荐理由
当锦江之水从桥下穿过 , 穿肠而过的就不仅仅瞬间的美味享受 , 更是时间酝酿的馥郁氤氲 。
“美味”融入“生活”,这份成都生活美学图鉴请查收文章插图
青砖灰瓦 , 飞檐斗拱 , 蓝天碧竹 , 平房小院 , 一看便知是地道的川西小院 , 转转会的烟火就注入其中 , 吃菜也讲究个怡然自得 。
“美味”融入“生活”,这份成都生活美学图鉴请查收文章插图
转转会门头 , 图源/转转会
如何怡然?以川西小院打了环境基调 , 室内是实木桌椅 , 户外则用竹椅子与四方桌——这是成都人常在户外喝茶、晒太阳的惯常搭配 , 讲个舒适 。
“美味”融入“生活”,这份成都生活美学图鉴请查收文章插图
转转会内部庭院 , 图源/转转会
转转会的讲法出自民国时期 , 好友轮流坐庄定期聚会 , 可吃可喝可耍玩 , 仅是吃这一项 , 都有说头 。 美食家车辐先生便是早年间转转会上的常客 , 据称那些个老川味光把名字列出来 , 都叫人垂涎三尺 。
好在如今真有这么间转转会 , 摸到了传统川菜的门路 , 叫人解了馋 。
“美味”融入“生活”,这份成都生活美学图鉴请查收文章插图
凹锅肉 , 图源/转转会
就拿川菜回锅肉来讲 , 虽为常出现在成都人饭桌上的家常味 , 但要做到每片肉都呈灯盏状 , 色泽红亮 , 香味扑鼻 , 肥而不腻 , 糯而不粘 , 才资格地道 。 能做到此味的烹制师傅 , 已炒制了超一万斤的回锅肉 。
要做出这些老味道 , 技艺、食材缺一不可 。 如一道藿香大鲫鱼 , 需选用一斤半以上的金黄大鲫鱼 , 土法炮制的泡菜 , 最后配以烹饪河鲜超过三十年经验的大厨细细烹制 , 才能转得上成都人的桌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