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视健康直播间|专家提示:莫让湿邪入秋,天气转凉

闷热的天气已然接近尾声 , 虽已立秋 , 但雨水应多 , 湿热充斥 , 此时节最易感受“外湿” 。 而年轻人又多食生冷油腻 , 此种生活习惯 , 又最易损伤脾胃 。 俗话说“湿性黏滞 , 如油裹面” , 故湿邪难祛 。 因此苦夏给您带来的湿气 , 有可能随您进入秋季 , 也给您的健康增添了不少隐患 。
那么我们如何辨别体内是否有湿邪呢?
又何如祛除湿邪呢?
如何辨别湿邪?
1、晨起看舌苔
清晨起床 , 由于未进食 , 所以对舌苔影响较小 。 中医认为“湿性黏滞” , 所以湿气重的人舌苔多厚滑黏腻 , 且舌边有齿痕 。
天视健康直播间|专家提示:莫让湿邪入秋,天气转凉
文章图片
天视健康直播间|专家提示:莫让湿邪入秋,天气转凉
文章图片
2、如厕看大便
中医认为“湿性重浊” , 故湿气重的人多排便不爽 , 有未排净之感 , 大便黏滞 , 不成形 , 挂于马桶壁 , 难以冲净 。
天视健康直播间|专家提示:莫让湿邪入秋,天气转凉
文章图片
3、平日看症状
湿邪为患 , 易损伤人体阳气 , 易影响脾胃的功能 。 如出现头身困重、四肢酸沉、胸膈满闷、脘痞腹胀、食欲减退 , 以及水肿、湿疹等症 。 且舌苔或大便符合上述特点者 , 均可认为是湿邪较重 。
天视健康直播间|专家提示:莫让湿邪入秋,天气转凉
文章图片
如何祛除湿邪?
1、精神调养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要注重精神调养 , 要内心恬静 , 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 。 切勿过度思虑 , 切勿急躁易怒 。 因为中医认湿邪由脾伤而生 , “思则伤脾”、“怒则伤肝” 。 伤脾则脾虚 , 脾虚则生湿;伤肝则肝郁 , 肝郁则克脾 , 又会加重脾的损伤 。 故要静养心神 , 心情愉悦 。
天视健康直播间|专家提示:莫让湿邪入秋,天气转凉
文章图片
2、生活起居
(1)衣
此时节气温仍旧炎热 , 人体汗出较多 , 故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物;夜间多汗者 , 应常换被褥 。 这样可以避免因湿邪由外而入 , 而引起的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 。 要做到勤换衣、勤晒被 。
天视健康直播间|专家提示:莫让湿邪入秋,天气转凉
文章图片
(2)食
应坚持以清淡饮食为主 , 少食雪糕、虾蟹、辣椒、榴莲、芒果等大寒大热的食物 , 此种食物易影响脾胃功能 , 使湿邪由内而生 。 少饮酒 , 因酒可助湿 。 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 , 比如冬瓜、薏仁、山药、扁豆、芡实等食物 。
天视健康直播间|专家提示:莫让湿邪入秋,天气转凉
文章图片
(3)住
不要在潮湿环境中长期居住和工作 , 要多开窗通风 。 空调不要温度过低 , 可选择除湿状态 。
天视健康直播间|专家提示:莫让湿邪入秋,天气转凉
文章图片
(4)行
此时节雨水较多 , 出门要常备雨具 , 避免冒雨 。 要加强锻炼 , 可选择慢跑或快步走 。 因运动可增强人体阳气 , 阳气充盛 , 湿邪自除 。 若大汗或沐浴后 , 应及时擦干身体 , 不要冒入空调房 。
天视健康直播间|专家提示:莫让湿邪入秋,天气转凉
文章图片
3、平日保健
如果属于湿邪较重的人 , 可采取穴位按摩或艾灸的方法进行自我保健 。 可取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丰隆 。 以手指按揉 , 每穴逆时针50次 , 顺时针50次 , 按揉约2分钟;或施以艾灸 , 每穴灸约20分钟 , 以皮肤红润为度 , 避免烫伤 。 具体腧穴的定位可参照先前的微信内容 。 以上四个腧穴合用可健脾化湿 , 调理脾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