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案研读|凉血止痢法治疗奇恒痢(细黄性痢疾),河北名医邢锡波用清热利湿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 , 一案一故事 , 一医一人生 。
【名医简介】
【古今医案研读|凉血止痢法治疗奇恒痢(细黄性痢疾),河北名医邢锡波用清热利湿】邢锡波(1906-1977) , 男 , 汉族 , 河北省青县人 , 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和中医教育家 。 于天津、河北一带行医50余年 , 对中医理论深有造诣 , 临床经验丰富 。 著有《伤寒论讲义》(上下册)、《伤寒论补充教材》、《脉学阐微》、《邢锡波医案选》、《伤寒论临床实验录》、《邢锡波医案集》、《中医临床传薪集》等 。
文章图片
【医案】
邢锡波治疗奇恒痢(细黄性痢疾) 。
许某某 , 男 , 53岁 , 工人
病史:
患者由于工作劳累 , 过食生冷 , 突然身发高热 , 头痛身倦 , 恶寒无汗 , 腹痛 , 泄泻 , 形如腐败的西瓜水 , 1日达20~30次 , 里急后重 。
检查:
体温39.6℃ 。 腹痛拒按 。 脉沉弦数 。 舌绛红、苔黄腻 。
证属:
毒热内蕴 , 湿热滞肠 。
治宜:
清热利湿 , 凉血止痢 。
处方:
银花 , 白芍 , 连翘 , 鲜佩兰 , 重楼 , 生地榆 , 白头翁 , 秦皮 , 生大黄 , 黄连 , 木香 。
二诊:
连服2剂 , 汗出而热解 , 腹部仍时痛 , 里急后重 , 便数稍减 , 每日10次以下 , 红色黏液便 。 脉弦数 , 舌质红 , 是毒热外达 , 湿热略解 。
处方:
白芍 , 马齿苋 , 当归 , 白头翁 , 秦皮 , 生地榆 , 生山楂 , 槟榔 , 黄柏 , 黄连 , 木香 , 甘草 。
三诊:
连服4剂 , 食欲好转 , 大便每日8~9次 , 便中脓血相间 , 里急后重显著减轻 。 腹已不痛 , 惟便时略有凝滞感 , 脉弦虚 , 舌变淡红 。 宜调血理气 , 清热化湿 。
处方:
白芍 , 当归 , 白头翁 , 黄柏 , 青皮 , 枳壳 , 生地榆 , 木香 , 黄连 。
连服5剂 , 症状消失 , 饮食、大便正常 。
本案引自《邢锡波医案选》) 。
【评析】
奇恒痢非一般湿热痢可比 , 来势凶猛 , 毒热壅盛 , 热极化火 , 迫血妄行 , 泄泻如腐败之西瓜样便 , 日达数十次之多 。 同时伴以高热 , 是热毒蕴于肠道 。 方中银花、连翘、重楼、白头翁、生地榆等清热解毒凉血 。 黄连、秦皮清热燥湿 , 大黄力猛善走直达下焦 , 荡涤肠道毒热 , 采用“通因通用”法 , 使内陷毒邪清扫而出 。 白芍敛阴止痉挛之腹痛 , 木香行气止痛 , 佩兰醒脾化湿 , 增进食欲 , 以促其早日康复 。
【痢疾简介】
痢疾是以痢下赤白脓血 , 腹痛 , 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 。 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 , 内伤饮食不洁 。 病位在肠 , 与脾脾胃有密切关系 。 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 , 气血壅滞 , 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 , 大肠传导失司 , 发为痢疾 。 暴痢多为实证 , 久痢多为虚证 。 实证以湿热痢多见 , 亦见于寒湿痢 。 而疫毒痢 , 因病势凶险 , 应及早救治 。 虚证又有阴虚痢和虚寒痢不同 。 若下痢不能进食 , 或入口即吐 , 又称噤口痢 。 对于口久迁延不愈的休息痢 , 因病情缠绵 , 往往形成虚实夹杂之势 , 宜采取综合措施 , 内外同治 。 痢疾的治疗 , 以初痢宜通 , 久痢宜涩 , 热痢宜清 , 寒痢宜温 , 寒热虚实夹杂者宜通涩兼施、温清并用 , 同时可配合外治灌肠之法 , 提高疗效 。 对具传染性的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 应重在预防 , 控制传播 。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 , 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 , 如有收获 , 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 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 , 欢迎关注我@古今医案研读 ,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名家医案 , 如需了解中医基础知识可关注@梅小护科普 , 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
推荐阅读
- 健康好心情|第一条我就惊呆了!,长寿的5个微条件
- 古今医案研读|古今医案研读:广中医教授周福生治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三
- 百多福养生|古今医案研读:浙江俞尚德治疣状胃炎、胃窦黏膜脱垂、黄色瘤案
- 古今医案研读|清末名医张乃修先生巧施补泻治疗休息痢医案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