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大海离我们有多远

关注西门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 我还在念小学 。 我清楚地记得跟母亲去买海鱼的情形 。
头几天邻居同事们就在传了 , 说是菜市场会有海鱼 。 邻居们都在躁动 , 海鱼!平时河里的鲜鱼都不是每天买得到 , 更何况海鱼 。 那时的我没见过海 , 身边的大人也没见过海 。 大海是多么神奇的地方!
星期天 , 我跟母亲去沙河铺菜市场 。 那时的菜市场只是沿着公路两边摆开 。 卖蔬菜和鸡蛋的主要是附近农民 , 中间也有些卖猪肉、卖干杂的小贩 。 他们挤满了路的两边 , 中间只留一条小道给买菜的人 。
那是一个完美的天气 , 没有雨 , 天气温和 , 不冷不热 , 母亲带我去买海鱼 。
海鱼并不在菜市场卖 , 要穿过整个菜市 , 到公路的那一头 。 我们到的时候 , 已经有好些人提着篮子在那里翘首盼望了 。 其中有母亲的同事 。 大家一边等 , 一边拉家常 。 我在旁边傻等 , 新鲜劲过了 , 很快就觉得无聊 。 母亲便拿了钱给我 , 让我去租书铺看连环画 。
可是 , 我已经看完一本两分钱的书了 , 母亲还没来找我 。 我便走到街外 , 远远地看见那边围着的人更多了 , 场面混乱 , 根本走不到近前 。
我母亲在四川人当中 , 一直是相当不泼辣的 , 这时 , 她站在人群外面 , 拎着菜篮 , 伸头踮脚 , 显然不知该怎么办 。 这时 , 一位壮实的阿姨躬着身体 , 倒退着挤出人群 , 她手里拖着一大块白色的东西 。 她到了我母亲身边 。 我认得她 , 她是杨孃孃 , 我母亲的同事 。
她招呼我母亲守着 , 又冲进人群中 。 那一大块白色的东西 , 仔细一看 , 是冰 。 里面横七竖八的 , 应该就是鱼了 。
我母亲便学着其他人的样子 , 把冰块抬起来 , 砸下去 。 杨孃孃拖了第二块冰出来 , 就和母亲一起砸冰 。 大冰块散开 , 变成一些小砣的冰块 。 里面包裹着的鱼看得清楚了 。 她们拿起这些小冰块 , 继续在马路沿子上敲打 , 慢慢地 , 手上剩下的就是鱼了 。 她们每人都搞了半篮子的鱼去称重 。
我仔细看这些脱离了冰块的鱼 , 相当的丑啊 。 跟我巴掌差不多大 , 没有鳞 , 也没有头 。 头的位置是斜砍的一刀 , 肚子也没有了 。 鱼的颜色也不一 , 有的显得白 , 有的显得黄黄黑黑 , 说不出到底是什么颜色 。
卖鱼的人说 , 这叫耗儿鱼 , 又叫橡皮鱼 , 是从海里来的 。 海里来的 , 这几个字就足以让大家兴奋 , 完全不介意它看起来是这么古怪 , 闻起来这么腥 。
中午 , 我家的餐桌上它就是主角 。 母亲用她平时做鲫鱼的方法做的 。 先用油煎熟 , 再码上葱花 , 用热辣椒油相激 。 腥味被压住了 , 只觉得又香又辣 , 十分开胃 。
上世纪八十年代 , 大家形容美食 , 往往要用上“山珍海味”四个字 。 在我们心中 , 觉得那是一项至高标准 。 但山珍 , 可以是木耳黄花 , 也可以是野鸡山菌什么的 , 海味 , 多半只有海带啦 。 四川很长时间交通不便 , 四川人对大海的虔敬之心保持了多年 。
于是 , 在成都传统面馆里 , 除了牛肉面、排骨面之外 , 有一种面叫“海味面” 。 海味面里 , 并没什么海味 , 往往只有蘑菇、碎肉和玉兰片什么的 , 很地道的 , 才会有一丁点干鱿鱼丝、淡菜 。 春节团年饭如果有一道放了水发海参的“烧什锦” , 绝对值得向外人炫耀 。
【人群|大海离我们有多远】 近些年 , 成都火锅又开始流行烫耗儿鱼 。 从口感上 , 我并不能接受了 , 肉质实在太差 。 但我能理解 , 四川人对大海的向往 , 仍一如当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