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全对话李骏(上):“软件定义汽车”只是表象( 九 )


软件、数据、芯片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
赵福全:下面我们来谈谈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 未来汽车一定是智能化、网联化的 , 由此也产生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 , 实际上这个说法在业内一直存在一些争议 , 大家对其内涵也有不同的认识 。 那么 ,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软件定义汽车”?难道未来汽车硬件就不再重要了吗?那像芯片等硬件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另外 , “软件定义汽车”对传统车企确实构成了挑战 , 因为软件方面的能力是其不具备的 , 不过新造车企业就一定具备软件能力吗?即使是拥有IT背景的新造车企业 , 恐怕也不能说已经具备了汽车所需的软件能力 。 当然相对而言 , 这些企业对软件的理解可能会更深刻些 。 近期您曾在一个行业会议上提出 , “软件定义汽车 , 数据设计汽车 , 芯片制造汽车 。 ”请您为大家解读一下“软件定义汽车” , 尤其是软件与数据、芯片之间的关系 。
李骏:首先 , 我想纠正一下“软件定义汽车”这个概念 , 我认为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汽车定义软件” 。 否则 , 做软件的企业都可以做汽车了 , 这与事实不符 。
我应该可以算是汽车业内最早在国家层面上做软件的人之一 , 记得十几年前工信部组织了一个名为“核高基”的大工程 , 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 , 当时我们团队承担的是发动机软件任务 , 做出了国内第一套专门研发发动机的电脑软件 。 所以 , 对软件开发我还是比较了解的 。
软件开发首先要确定需求 。 如果没有需求 , 就建立不了模型;而没有模型 , 就写不出算法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软件定义汽车”只是表象 , 对此汽车人不必太过焦虑 。 汽车本身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机械 , 而且产品细分种类众多、使用场景各异 , 各有不同的需求 。 所有这些需求都要基于汽车的功能来满足 , 虽然未来很多功能是由软件实现的 , 但软件本身是由产品需求决定的 。 因此从事物的本质来看 , 并非“软件定义汽车” , 而是“汽车定义软件” 。 或者说 , 从设计的角度看 , 是“软件定义汽车”;而从应用的角度看 , 是“汽车定义软件” 。 当然 , 无论概念如何界定 , 有一点毋庸置疑 , 那就是在未来汽车上 , 软件的比例一定会越来越大 。
赵福全:此前汽车是以硬件为主的机械产品 , 其中也有少量嵌入式软件 , 但是软件所占的比重很小;而未来汽车将是以软件为主的机电产品 , 软件的分量会越来越大 , 从而使汽车的属性发生根本改变 。 同时 , 硬件和软件的开发需要基于完全不同的逻辑和方法:硬件必须换代升级才能实现技术进步 , 而软件则可以通过迭代开发及空中下载(OTA , Over The Air)进行在线升级 , 以实现产品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持续优化 , 满足用户日益提升的体验需求 。 我认为 , 未来最好的汽车一定是软硬件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且结合得最好的产品 。 为此 , 我们还需要把制造业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有效结合起来 。
李骏:我们必须清楚 , 并不是说软件的比重越来越高 , 汽车就不再需要底盘、车身、轮胎等硬件了 。 这些硬件仍然是必需的 , 将会继续存在 , 只是汽车仅有这些硬件已经不够了 。 虽然硬件的技术也在发展进步 , 但在很大程度上 , 汽车硬件将越来越成为车企的基本功 。 相反 , 汽车软件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 后续将会越来越重要 。 也就是说 , 未来汽车设计开发人员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到软件方面 , 尤其是要做好软件和硬件的有效结合 , 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未来汽车所需的功能 , 避免出现目前一些穿戴式智能产品功能华而不实、凭白增加成本的问题 。 同时 , 这也是确保未来汽车产品在安全方面万无一失的需要 。
赵福全:您的这个观点非常重要 。 “软件定义汽车”可能是行业内外当前争论最多的焦点问题之一 , 一些来自“业外”的参与者认为 , 汽车硬件将不再重要;而汽车人则反驳说 , 汽车硬件怎么可能不重要?如果没有硬件 , 软件控制什么?实际上 , 未来硬件仍然重要 , 但只是汽车的躯壳;而软件将赋予汽车灵魂 。 如果说此前汽车硬件既是必要也是充分条件 , 那么未来汽车硬件只是必要条件了 , 软件才是充分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