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防暑|盛夏,一瓢浆水的清凉

●核心提示
【吃货,防暑|盛夏,一瓢浆水的清凉】陇上 , 一碗浆水越千年 。而这碗浆水面 , 可以贯穿甘肃人的整个夏天 。
一缸悠悠静思的浆水 , 以一汪泉水般的色泽 , 一种最谦卑的身价 , 更以一种最贴近地气的方式 , 在一代一代的母亲精心“投”制中 , 养育着黄土地上最朴实的人们……
吃货,防暑|盛夏,一瓢浆水的清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浆水并不是特别大众 。有次和外地的一位朋友说起浆水面 , 他问:“浆水面里放醋吗?”可见外地少有浆水面 , 他不知道浆水面就是以浆水取代醋做成的面 。即便在浆水盛行的陕西和甘肃 , 也不一定是人人都爱吃;有些人顿顿吃也不厌 , 有些人偶尔吃一顿也皱眉 , 这不关浆水的事儿 , 人的口味向来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 强求不得 。
所谓浆水 , 就是发酵酸菜的汤汁 , 做法是很平常的:找一口浆水缸 , 拿蔬菜在沸水中焯烫过切碎 , 加入煮好的面汤 , 冷却后加“酸引子”(一般为旧浆水) , 盖上盖子避免杂菌 , 过两三天 , 一缸清澈透亮 , 略显一点点乳白色的浆水就能食用了 。
一缸成功的浆水虽然都带点酸香 , 但每家浆水缸的“前调”“后调”都是不一样的 。好的浆水汤颜色清冽 , 几可照影 , 便是“生浆水” 。它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酸 , 不如食醋浓烈 , 不如酸奶厚重 , 却带着一点平和的清香 。
浆水需常吃常新 , 不时加入面汤 , 做法也跟着称呼一起动感:陕西安康人叫“拔酸” , 甘肃天水人做浆水的过程一般说“投”或“插”、庆阳人则称为“窝”浆水、兰州人叫“榨浆水” 。不过看似简单的浆水 , 在行家眼里也是大有门道 , 浆水作为发酵类食品 , 是很娇气的 , 制作时不能沾一点油盐荤腥 , 温度不能太热 , 也不能太冷 , 夏天要勤搅勤用 , 冬天要稍微加温 。总之 , 春夏秋冬 , 家乡的浆水缸里也变换着四季的味道 。
晌午 , 农家人开始准备午饭了 , 通常准备好蒜片、干辣子、葱等调料成品 , 待油热放入调料炝锅后 , 舀一瓢光滑如透明绸缎的浆水倒进锅里烧开 , 这个过程名曰:炝浆水 。
在西北 , 面与浆水的搭配 , 像极了男人和女人的搭配 , 男人如面 , 撑着一日三餐的饥饱 , 而女人如浆水 , 调节着一日三餐的味道 , 更调节着一个家庭清新却不寡淡的日子 。
适合夏日的还有浆水调制的各色小吃 , 比如浆水鱼鱼 , 天水人称为锅鲰(zōu) 。虽然有鱼字 , 但是这里可没有半点荤腥 , 一口滑溜溜香喷喷的锅鲰 , 总能让熟悉的记忆在天水人的味蕾中苏醒 , 像是夏日里一次美妙的邂逅 。
最朴素的浆水拌汤 , 是满满的家乡味道 。准备好面粉 , 加入少量水进行拨搅 , 将絮块状的面粉倒在案板上 , 切剁成颗粒状 , 下锅煮熟后浇上炝好的浆水 , 调上韭菜和油泼辣子、细盐后即可食用 。夏末秋初 , 每每煮一锅洋芋、玉米 , 大快朵颐之后 , 一碗温热的浆水拌汤 , 是画龙点睛之笔 。
玉米面、莜麦面、豆面等杂粮面食 , 最认浆水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 , 对于过去深恶痛绝的浆水玉米面 , 我现在也没有了一点点的抵抗力 。人就是这么奇怪 , 过去的时光 , 当时觉得很是辛苦 , 可过上若干年之后再回忆起来 , 就变得美好 。
切成小巧的雀舌状的小麦面片 , 我们称之为“雀儿舌头” , 入水煮熟 , 捞入浆水中 , 佐以切碎的芹菜、辣椒炒成的绿菜 , 是陇上农家的家常便饭 。甘肃有句俗语:“有盐没浆水的 。”是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无趣无味 。浆水的淡里还有微微的凉 , 在炎热的夏季 , 最适合消暑 。醋的酸带有一股凝聚之力 , 集中、浓烈 , 一小口就足以让人咋舌 , 故而调味时 , 以小小的汤匙计就能无限释放;浆水的酸 , 类似悠长的回味 , 得以大一些的瓢计 , 才能吃出滋味 。“大热天的 , 喝一气浆水 , 那个舒坦!”仿佛一到夏天 , 生活的幸福滋味 , 全在那一碗解暑的浆水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