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堂此词类与彼词类 —从高名凯先生词类理论谈词类( 六 )
由于句法词类所根据并非全分布或全功能 , 只是提取部分具有区别性的分布-功能 。 然而 , 由于主体因素的影响 , 如何选择区别性的分布-功能就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 并非所有的人都会一致无二 。 例如“痛(疼)、酸(痠)、痒”三个语词 , 不同工具书对此有不同的词性理解 。 请见下表:
本文插图
这个调查表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句法词类的摇摆性 , 或稳定性弱的事实 。
此外 , 稳定和摇摆也反映在词类数目上 。 形态语言的词类一般是稳定的 , 多少类就多少类 , 几十年前如此 , 现在也还如此 , 这一家是如此 , 其他家也如此 。 而汉语就让人头疼 , 开始的12类 , 现在已经到达17—20类 , 甚至更多 , 可能还会增加 。 比如 , “是”能否单独分出一类系词 , 一直是拉锯战 。 动词后表趋向的词 , 也完全有理由单列一类 。 而仅仅做动词补语的“-掉 , -住” , 它们在该种意义下只有一个分布位置 , 并不符合动词的分类标准 。 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把它们归入动词 。 吕叔湘先生很长时间只称之为动词后第二成分 , 就是一种为难的表现 。 它们之所以不单列一类 , 就是考虑到词类内语词的多少以及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或可接受性 。
2.5 形式分类vs.意义分类 。 无论以形态为标准 , 还是以分布-功能为标准 , 都是形式分类 。 所有形式分类都离不开语词的同一性 , 其实质也即离不开意义 。 而不管是语法意义还是词汇意义 , 如果没有形式支持 , 那么据此作词类划分也必然是否定的 。 意义属于心理层次 , 各人有各人的感觉 , 随意性得不到控制 , 那是谈不上严肃分类的 。 词类是服务于句法的 , 形式则是句法操作的依据 。 如果离开了这一根本目的和形式依据 , 就失去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 那就不得不怀疑它们还有多大价值 。
朱德熙先生提出的“指称-陈述” , 是一对极具重要价值的概念 。 它们应该属于认知层面 , 是一对认知范畴 。 从大类来说也许可归入意义 。 能否以此分类 , 值得探讨 。 笔者认为 , 指称与陈述是人类语言功能最初的分化 , 它们是一对元概念、元功能 , 是语言最基础、最原始的功能和范畴 。 这对元概念类似公理 , 可以成为“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检验 , 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命题”(《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公理”条) 。 最初的“指称-陈述”是由认知主导的认知-意义-用法三者混沌概念 。 发展到现代汉语已经逐渐筛除并分化为较单纯的认知概念 。 在有形态语言中这类范畴已经因形态而分化、转轨 , 其“用法”部分逐渐发展为显性词法词类和语用 , 而认知部分也因此逐渐衰减 , 功能逐渐衰退 。 相反 , 汉语由于缺乏形态 , 使这对范畴的认知部分有更重要的突显和提升 , 并以认知范畴参与进语句构造 。 除了这对认知范畴以外 , 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还会形成或分化出一些基本的认知范畴 , 比如“数目”和从指称范畴分化出来的“方位” 。 认知概念是深藏于内的 , 是心理的 , 属于“大意义”的 , 因此以此为据的分类当然不属于词类划分 。
对于语词、短语甚或句子 , 指称-陈述是一种认知身份 , 也是一种认知功能 。 它们不是词类 。 对于汉语来说 , 它们可以而且必须参与句子分析(是否句子的全部或全部句子 , 尚待研究) 。 指称-陈述会有某些形式支持 , 主要就是句子和句子内相对的基础位置 , 例如前(指称)-后(陈述)的相对位置 。 所有词和短语都会有几种性质或身份 。 它们本身具有在语言系统中所属词类或所对应的词性 , 同时还具有在参与构成更大组合时的认知身份(简称“参构身份” 。 另有“非参构的认知身份” , 笔者将另文论述) 。 这二者可能是协调一致的 , 也可能是矛盾的 。 任何词或短语进入句子和句法构造 , 都会获得参构成员的认知身份或认知功能 。 “出版”的词性是动词 , 但在“这本书的出版”中 , “出版”的参构身份则是指称 。 如果我们把指称/陈述与体词/谓词作某种程度的衔接 , 或把体词/谓词的概念与指称/陈述在一定范围内融合 , 那末这个获得“指称”身份的“出版”(张斌先生称之为“指称化”[1])在汉语中自然就可以接受定语 。 又例如 , 在“今天又阴天了”里 , “阴天”的词性是名词 , 但作为参构成员 , 它被获得“陈述”的认知身份 , 于是它就可以接受副词的修饰 , 也可以带上事态-语气助词“了” 。 指称不等同于名词 , 陈述不等同于谓词 。 “出版”在这个结构中丧失了某些动词功能(“*出版了”、“*出版一次”) , 又保留了某些动词功能(“不出版”、“再次出版”) , 证明了这一点 。 同样 , “阴天”也是如此 。 于是 , 我们发现 , 只要把指称-陈述引进“向心结构”理论 , 那这个理论就无需像朱先生那样动大手术了 。
推荐阅读
- #区别#“黎民”与“百姓”之间意思有何区别?
- 新加坡全球华人非常多的三大国家,几乎跟国内游没差,汉语就能随意沟通
- 艺术中国文化汉语法语对照诗集《山境石语》日前由环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 汉语堂象似性和隐喻:口语和手语
- 『标准』普通话是我们的标准国语,但不是标准汉语,汉语可不是这样
- 语法方梅: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
- 水果怎么吃继柬埔寨以后,本国贴出来“汉语宣传语”,中国游人见到內容后啼笑皆非
- 吃喝攻略宇宙少女的现状:程潇拍戏,孟美岐当导师,而她在学习汉语!
- 跟我学小古文涨知识!一起品读古人书信中的汉语之美
- 「今古融媒」今古诗评 || 且从诗意悟诗魂——读邵永刚诗集《汉语叶子》融入自然,锻造诗魂诗意浓郁,意境深远留白大胆,韵味悠长言简意赅,字字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