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解读与鉴别要点,一文击破( 二 )


上纵隔的“三层”
前层(胸腺静脉层):胸腺、左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及上腔静脉 。
中层(动脉神经层):主动脉弓及分支、膈神经、迷走神经 。
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解读与鉴别要点,一文击破文章插图
上纵隔前层及中层
后层(管状层):气管、食管、左喉返神经、胸导管 。
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解读与鉴别要点,一文击破文章插图
上纵隔后层
前纵隔
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解读与鉴别要点,一文击破文章插图
前/中纵隔
位置
上:胸骨角平面
下:膈
前:胸骨及两侧肋软骨
后:心包前界
内容
胸腺、脂肪结缔组织、纵隔前淋巴结
中纵隔
位置
上:胸骨角平面
下:膈
前:心包前界
后:心包后界
内容
心脏、心包、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膈神经、心包膈血管
后纵隔
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解读与鉴别要点,一文击破文章插图
后纵隔
位置
上:胸骨角平面
下:膈
前:心包后界
后:第5~12胸椎体
内容
食管、胸导管、胸主动脉
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
迷走神经、胸交感干、内脏大神经
纵隔后淋巴结等
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诊断
纵隔肿瘤一般很难靠X线平片来确诊 , CT特别是增强CT及磁共振(MRI)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 以下总结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诊断要点 。
胸腺瘤
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解读与鉴别要点,一文击破文章插图
胸腺
胸腺瘤是前纵隔肿瘤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 , 约占50% 。
部位:前纵隔中部偏上 。
形状:圆形或分叶状实性肿块 。
密度:多均匀 , 可有坏死、钙化 。
边缘:良性清楚 , 病变周围脂肪间隙存在;恶性不清 , 病变周围脂肪间隙 , 消失 , 胸腔及心包可有积液 。
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中等强化 , 坏死区不强化 。
组织学分型:A型和AB型为良性肿瘤 , B1型为低度恶性 , B2型为中度恶性 , B3型与胸腺癌均为高度恶性 , 侵袭性强 。
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解读与鉴别要点,一文击破文章插图
图1胸腺瘤A;图2胸腺瘤AB;图3胸腺瘤B;图4胸腺癌
胸内甲状腺肿
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解读与鉴别要点,一文击破文章插图
甲状腺解剖结构
前纵隔上部多发 , 颈胸征;气管等周围结构受压移位;可随吞咽移动;平扫CT值较高 , 强化明显、时间长;可有钙化及囊变;可有内分泌异常症状 。
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解读与鉴别要点,一文击破文章插图
甲状腺肿瘤影像学表现
畸胎瘤
部位:前纵隔实性肿物;
密度:不均 , 可有脂肪、钙化、牙齿及骨骼影;皮样囊肿为液性密度,可见蛋壳样钙化;
形状:圆形或类圆形 , 边缘光滑;良性多;恶性者呈边缘不清 , 可坏死 , 周围脂肪间隙消失;
CT、MRI多数可明确诊断 。
6种常见纵隔肿瘤的影像解读与鉴别要点,一文击破文章插图
畸胎瘤影像学表现
淋巴瘤
发生于淋巴结或节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 分何杰金氏病(Hodgkin disease , 又称霍奇金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disease , 又称非霍奇金淋巴瘤) 。 好发于前、中纵隔 , 多同时侵及多个淋巴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