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三 )


当然 , 多克托罗并不是简单地讲故事 , 他在文学实践中往往故意打破文类界限 , 将成长小说、自传、侦探小说、犯罪小说等融于一体 , 他还故意打破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界限 , 将多声部叙事、悖论、戏仿、拼贴等后现代派写作技巧灵活运用于小说 ,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 , 他被称之为后现代派作家 。
02
要据此以为多克托罗甘愿被按上“后现代”的标签 , 那就大错特错了 , 他戏谑道 , 自己不知道这派作家是个什么样子 。 他不仅不把自己归于此列 , 他也不认为他的前辈约瑟夫·海勒是后现代派作家 。 在他看来 , 海勒在小说中首创性地用荒诞手法揭示美国空军内部争权夺力、上级压制下级等腐败现象 , 无非是故事情节发展使然 , 而他采用许多后现代派写作技巧 , 也只是为了小说叙事的需要 。
文学报|E·L·多克托罗:未得诺奖的“国宝作家”,理解他需要漫长的阅读 | 纪念
本文插图

约瑟夫·海勒
事实上 , 多克托罗如此辩解 , 不如说是为了“越轨”的需要 。 他很早就意识到 , 想要当一名好作家 , 就必须要有一种“越轨”的感觉 。 而只有敢于蔑视规则 , 挑战礼法 , 他才能在不受束缚的自由中找到真理 。 “如果我在‘越轨’ , 这意味着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 只有拥有这种感觉时 , 我才感到自己的写作是成功的 。 ”
但直到40岁之前 , 多克托罗在写作上都不能说取得成功 。 虽然他出生时就被寄予厚望——他那热爱文学的小唱片店主父亲 , 用大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的名字为他取名 , 希望他日后能跻身文坛 。 他也确实早早表现出写作的才能 , 并在九岁那年就立志成为作家 。 他大学毕业不久参军 , 1954年退伍回国并与海伦结婚 , 后育有三个子女 。 此后数年 , 当过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审读员、新美国文库的编辑、戴尔出版社的主编 , 生活波澜不惊 。 在电影公司工作期间 , 正值美国流行西部片 , 多克托罗的任务就是大量阅读西部类型小说 , 看看有没有可以被改编成电影的故事 , 并为公司高层撰写评估报告 。 在此过程中 , 他产生了写一部关于西部小说的反讽之作的想法 , 并以此写了一个短篇 , 他的顶头上司读后 , 认为这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 , 建议他不妨扩展成长篇 。 他照做了 , 但写着写着 , 小说就越出了原有的轨道 , 他没法再以原先准备好的廉价材料去炮制一部俗套的商业类型小说 , 他最终写出了一部真正值得阅读的“越轨之书”《欢迎来到艰难时代》 。
小说于1960年出版后获得成功 , 不仅让多克托罗坚定了自己当作家的信念 , 也让他在“越轨”的路上越走越远 。 他在历史小说中 , 将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混合在一起,或展开恢弘的想象 , 构建发生在历史人物身上的故事;他在纽约系列小说里 , 让半自传体的“我” , 在他笔下真实的纽约社会里自由穿梭 。 但他的“越轨”也有失败的时候 。 1966年 , 他出版了第二部长篇小说《大如生活》 。 其中写到纽约出现了比帝国大厦还高的裸体巨人 , 但对这样的“越轨” , 读者并不买账 。 1969年 , 多克托罗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访问作家 , 开始专事写作 。
此后 , 他于1971年出版了为自己奠定文坛地位的第三部小说《但以理书》 。 小说背景设定在上世纪50年代 , 美国麦卡锡主义制造白色恐怖 , 犹太移民夫妇含冤而死 , 儿子但以理成年后调查案件 , 为父申冤 。 小说中的罗森堡夫妇“出卖原子弹机密”一案是历史真事 , 罗森堡夫妇因所谓“间谍罪”被处死 , 因此轰动全球 , 而主人公但以理是虚构人物 。 小说仿佛是1960年代美国社会的缩影 , 揭示了美国政府卷入越南战争 , 迫使大批青年去当炮灰 , 草菅人命专断独行的弊病 。 次年 , 小说荣获古根海姆奖 , 并在1983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 。 《卫报》将这部小说称为“杰作” , 他本人也因此被《纽约时报》评为“一流的美国作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