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商业评论|20年,6000亿!风口中的中芯,沉重的宿命( 二 )


两人主政后 , 中芯国际开始稳定盈利 , 一度也慢慢淡出舆论场 , 直到2018年美国挑起“封芯”事件 。
因管制而生 , 华为的备胎
中芯国际创立的初衷 , 即存在复杂的国际政治背景 。
1996年 , 美国牵头33个国家 , 签订了一个“瓦森纳协议” , 对半导体等这类涉及军事的高科技装备进行出口管制 , 中国在被管制之列 , 进口设备一般按照“N-2”的原则审批 , 一般比最先进的技术晚三代甚至更长 。
中国大陆发展半导体产业 , 只有找到海外合作伙伴 , 才能设法突破“瓦森纳协议” , 这是当初上海等地支持中芯国际的重要原因 。
中芯的股东来自全球各地 , 起初为确保独立性 , 即便国有资本 , 也未派驻管理层到公司;张汝京又是美籍台商身份 , 承诺产品严格只用于商业用途 , 这样有助于从美国等获得进口设备的出口许可 。
21世纪商业评论|20年,6000亿!风口中的中芯,沉重的宿命
本文插图
张汝京任内 , 中芯国际带动了大陆半导体技术的迭代 , 2001年时 , 国内最先进的技术不过0.35微米 , 到2009年 , 公司已顺利拿到32纳米的生产设备 。
据称 , 在离开前 , 中芯在芯片制程上比台积电只落后1代左右 , 且有望赶上他们 。
公司在财务转好后 , 也不断提高在技术方面的投入 。
从2017年到2019年 , 中芯国际的研发人员占比 , 从10.95%增长到16.02% , 人数高达2530人;研发支出的收入占比 , 常年居国内半导体企业之首 , 在2019年达到22% , 总支出达到47亿元 。
巨额研发投入 , 也有所收获 。 中芯国际的14nm(纳米)制程晶圆已正式量产出货 , 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实现该工艺晶圆代工企业 。
21世纪商业评论|20年,6000亿!风口中的中芯,沉重的宿命
本文插图
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
然而 , 董事长周子学也承认 , 在先进工艺线宽这一关键指标上 , 与业界龙头企业存在差距 。
比如 , 台积电早在2018年即开始量产7nm制程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业务 , 5nm制程也在今年开始量产 。
截至目前 , 在7nm制程方面 , 仅有台积电与三星两家企业掌握量产技术 。 中芯国际正在推进N+1和N+2工艺, 据梁孟松透露 , 两种工艺非常接近7nm工艺 。
过往两年 , 中芯国际的关注度却不再局限于技术 , 而重新回到它成立的起点 。
21世纪商业评论|20年,6000亿!风口中的中芯,沉重的宿命
本文插图
美国在芯片领域频繁打压中国企业 , 华为保密柜内的备胎海思芯片也不得不“转正” , 在台积电断供的威胁下 , 中芯国际又被业内认为是华为“最后的备胎” 。
两家公司共同承载着国人改变“缺芯”之痛的期许 , 迎来前所未有的注意力 。
2020年6月 , 中芯国际获得华为海思半导体的14nmFinFET(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指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工艺芯片制造订单 , 已使用到荣耀Play 4T等产品 。 据光大证券研报 , 华为海思已是中芯国际第一大客户 , 贡献约两成营收 。
可以说 , 中芯国际的宿命 , 已经不是一家纯粹的商业公司 。
资金饥渴缓解 , 钱却不是万难的
中芯国际这一轮融资高达532亿 , 芯片的赛道 , 是烧钱的 。
根据IBS统计 , 随着技术节点的不断缩小 , 集成电路制造的设备投入呈大幅上升的趋势 。 以5nm制程技术节点为例 , 其投资成本高达数百亿美元 , 是14nm制程的两倍以上 , 28nm的四倍左右 。
半导体行业技术越是往前推进 , 耗资越大 , 头部效应愈加明显 。 一个佐证是 , 2019年 , 台积电的研发支出高达211亿 , 接近中芯国际的5倍 。
“集成电路晶圆代工行业 , 从前期设备的投入 , 工艺的研发到人才梯队的培养 , 都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 ”周子学称 , 对于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生产线的投入 , 大多数企业的资金实力 , 无法满足大规模扩产的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