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筒directube:他的写作,配得上他的苦难——关于胡波的对谈(11)


最后分享最近我的一个意外发现 。 有人问有没有跟胡波类似气息的作家 。 我琢磨了很久 , 最后还真发现一个 。 科马克?麦卡锡 。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这个作家 , 他出生于 1933 年 , 现在还活着 , 写了著名的“边境三部曲” 。 他也是一个特别擅长用线性结构来创作的作家 , 留下了很多公路小说式的作品 。 他的作品经常被改编成电影 , 最出名的一部是科恩兄弟改编的《老无所依》 , 然后还有《路》(电影《末日危途》) 。 《路》特别有意思 , 就是讲世界末日了 , 一对父子开始了他们绝望的漫漫长路 , 去寻找一个继续生活下去的可能性 。 我觉得跟《远处的拉莫》特别像 。 以及边境三部曲的第一部叫《天下骏马》 , 我比较喜欢另外一个翻译叫《所有漂亮的马》 。 这个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就是一对十六岁的青少年 , 他们俩一起上路 , 穿过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去了墨西哥的牧场 , 在路上他们碰到了别的伙伴 , 主角也在农场遇到了他爱的一个女孩子 , 之后 , 他们遭遇了被囚禁 , 差点被监狱里的人杀了 , 出狱以后他去找那个墨西哥农场遇见的女孩子 , 跟爱人告别……经历了种种冒险 。 总之 , 麦卡锡塑造了一个典型的西部小说里的硬汉 。
导筒directube:他的写作,配得上他的苦难——关于胡波的对谈
本文插图

《末日危途》剧照
在书的结尾处 , 他的大腿受了枪伤 , 失去了一切可能的帮助 , 就快要死了 , 但是他拿出枪来 , 猎杀了一只小鹿——他还是想活下去 。 他看着小鹿倒下来 , 小鹿死去的眼睛在黄昏中渐渐呈现出一种难以描述的颜色 , 这时他想起了在这个旅程中他死去的伙伴 , 他曾经邂逅过的女孩 。 他说了这么一段话:“这时我感觉到从童年以来从未感到过的一种孤寂 , 虽然我仍然爱这个世界 , 但是这个世界却让我感到陌生 。 世界的美丽之中藏有一个秘密 , 世界的心脏跳动的时候 , 世人需要为此付出可怕的代价 。 美和痛苦存在一径消长的关系 , 目睹一朵鲜花的美丽 , 需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 ”胡波后来把这段话用在《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阐述里 , 他说用科马克?麦卡锡的这段话用来阐述《大象席地而坐》的主题是非常合适的 。 当时我看到这个小说的时候 , 就觉得这个精神内核真是特别像的 。 但是两个作家的命运又是那么不同 。 科马克·麦卡锡是一个在商业上很成功的作家 。 在麦卡锡那里 , 美国西部的世界虽然非常险恶非常可怕 , 但是自然的那种壮阔 , 又同时给了他微薄的安慰 。 但是在胡波这里 , 背景就变了 。 相似的文学精神内核 , 在两种文化背景下会孕育出怎样不同的作家和作品 , 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事情 。
周璇:刚才瞿瑞其实也说到了《抵达》……胡波完成《抵达》的时间可能是他离开的一周前 。 这个故事说起来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 , 它讲述的就是几组人他们不断的相遇、分离 , 然后又相遇 , 不断的聚集在登山途中的基地 , 然后空间越来越缩小 , 直到最后黑暗吞噬了一切 。 那张敞老师也是阅剧无数 , 在戏剧方面是特别特别资深的评论家 , 您看了以后有没有什么感受?
张敞:我先接着他们两个 , 就是吴琦和瞿瑞说的来讲一讲 。 我觉得作家——因为我本人也是写作的人——其实就是一个过滤器 。 这个过滤器就是你接收到的所有信息 , 通过每一个人过滤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 比方今天 , 如果让我们坐在台上的五个人 , 或让我们在座所有的人都来讲述一下今天发生了什么 , 可能会得到很多非常不同的对这件事情的描述 。 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的不同?我想那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带着你过去的所有的经验、你自己的审美、你的价值观、你的对这些人的判断 , 产生了一些你的想法 , 最后出来的一个东西 。 所以其实这就是为什么在胡波的作品里面 , 我们看到那么多的苦难 , 那么多受不了 , 那么多的现实上让我们感觉无法过去的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