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诗人陷入了沉默( 七 )


与他们的作品同样重要的是 , 荷尔德林和兰波在神话中、在现代文学状况的积极比喻中强大的来生力量 。 但比他们诗歌更重要(当然比他们自身也更为强大)的是 , 他们抛弃了语言 , 选择了沉默 。
30岁前 , 荷尔德林就基本上完成了他所有的作品;几年之后 , 他偷偷地发了疯 , 一疯就是36年 , 但在此期间 , 偶尔闪现出过去清醒时诗才的几点火花(1812年4月写的那首著名的四行诗似乎就是他即兴之作) 。 兰波18岁写完《地狱一季》(Saison en enfer)之后 , 开始了另外一种地狱般的生活:与苏丹人做生意 , 在埃塞俄比亚走私军火 。 为此 , 他写下许多激愤的信件 。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火暴的性格和犀利的言辞 , 但是却找不到一行诗或提及他写过的天才之作 。 这两位诗人的例子中 , 选择沉默的确切动机和缘由仍然成谜 。 但是 , 语言和衍生于沉默的诗歌功能的神话是明显可见的 , 构成了成形的遗产 。
#语言#诗人陷入了沉默
本文插图

年轻的诗人兰波|电影《心之全蚀》Total Eclipse (1995)
荷尔德林的沉默并不是被解读为对其诗歌的否定 , 相反 , 在某种意义上 , 它被解读为对其诗歌的展开 , 是其诗歌逻辑的自动延伸 。 我们能够感受到 , 他诗里行间积蓄起来的沉默力量是其诗歌创造力的基本要素 。 正如空白如此明确地成为现代绘画和雕塑的组成部分 , 正如间歇性沉默是韦伯恩作曲中内在的成分 , 在荷尔德林的诗歌、尤其是他后期的零篇断章中 , 空白部分是他完整的诗学行为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 他在沉默中的死后生活 , 就和尼采一样 , 象征着语言超越了自我 , 象征着语言不是以另外一种媒介实现自我 , 而是在与语言相呼应的对立面和对语言进行明确否定的沉默中实现自我 。
兰波放弃语言则被认为是另一番意义 。 他选择沉默 , 意味着把行动提升到语言之上 。 “那种不能走向行动的言词 , ”卡莱尔写道 , “那种甚至阻碍行动的言词 , 是世上的累赘 。 ”兰波在做到一流诗人才能掌握和穷竭语言资源之后 , 转向了更高贵的语言——行动 。 孩童梦想和呓语 , 成人也一样 。
荷尔德林与兰波表达感情的方式 , 及其理论模式 , 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韦伯恩和凯奇的美学以及贝克特的诗学中 , 重估沉默是现代精神里面最有原创性的代表性行为 。 没有说出的语词 , 没有被听到因此也就有了更加丰富的音乐 , 这样的说法在济慈的诗里是一种局部的悖论 , 一种新柏拉图式的点缀 。 在许多现代诗歌中 , 沉默代表着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要言说 , 也就意味着要少说 。 对里尔克而言 , 沉默的诱惑与诗学行为的危险密不可分:
你在吹奏什么 , 小伙子?它穿过花园
如急骤的步伐 , 如耳语的命令 。
你在吹奏什么 , 小伙子?瞧 , 你的灵魂
陷进了牧笛的笛管 。
你为什么将她引诱?声响如监狱 ,
她在里面把自己疏忽而耽误;
你的生命强固 , 但你的歌曲更强固 ,
如泣如诉依仗你的渴慕 。
给她一次沉默吧 , 让灵魂悄悄
回家 , 回到澎湃与繁衍 ,
她好活在里面 , 成长着 , 博大而精巧 ,
在你强迫她进入你轻柔的吹奏之前 。
瞧她怎样更加吃力地拍打着翅膀 ,
你做梦的人便将她的飞翔加以挥霍 ,
以至她的双翼为歌唱所伤 ,
她不再拍着它们飞过我的高墙 ,
如果我呼唤她来寻欢作乐 。 (绿原译)
#语言#诗人陷入了沉默
本文插图

电影《心之全蚀》Total Eclipse (1995)
当艺术作品被赋予了语言表达形式 , 因此就进入了一种既静止又公开的状态 , 就好似进了罗网 , 不断缩小 , 这种感觉并不神秘 , 尽管它袭用了传统神秘主义的论调 。 这种感觉有其历史语境基础 , 处于语言和文明的晚期阶段;在这个阶段 , 过去在表现形式上取得的成就似乎彻底压垮了现在成就的可能性 , 语言和体裁都已玷污、磨平 , 像在市场上流通太久的硬币 。 这也是浪漫主义运动时期开始出现、弗洛伊德用理性加以解析的认识的一个方面:艺术 , 只要是公共交流的手段 , 就得分享表层意义的一套共同的符号;艺术必然会使个体独特的无意识创造力枯竭和泛化 。 最理想的状况是 , 每个诗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 , 独自表达他的需要;鉴于人类语言的社会习俗化本性 , 那样一种理想的语言只能是沉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