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同理心】豆瓣评分9.2《触不可及》:避免同情,是对他人更高级的尊重

法国电影《触不可及》改编自一位法国富翁的自传《第二次呼吸》,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发生在主仆二人之间的真实故事。
整个故事的叙事简单平滑,没有过多的跌宕起伏,从始至终娓娓道来,却又如涓涓细流深入人心。电影上映之后,连续十周高居法国票房的冠军,打破了此前由《泰坦尼克号》创造的纪录,在豆瓣上同样获得了9.2的高分。
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菲利普是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富翁,因为一次跳伞事故导致高位截瘫,在招聘私人陪护的过程中,他选择了一位没有任何经验的黑人平民德瑞斯,二人在接下来的生活里发生了一系列奇妙、搞笑又不失温情的故事。
为什么菲利普放弃了众多的专业陪护,愿意选择一个进过监狱的黑人青年呢?因为,只有德瑞斯将菲利普当成了正常人一般看待。
我想,这便是这部电影叫“触不可及”的原因。其中包含两重含义:
菲利普渴望别人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自己,德瑞斯希望获得尊重和包容,两人都有一颗“触不可及”的心,他们用相互的理解抵达了彼此的内心深处,融化了孤独的冰峰。
菲利普和德瑞斯所处的身份、地位和财富悬殊,阶级性让他们“触不可及”,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打破了这些障碍。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避免用怜悯和同情对待他人。
因为,同情心不是爱,尊重和平等才是。
 【培养同理心】豆瓣评分9.2《触不可及》:避免同情,是对他人更高级的尊重
文章图片

01
你给的同情,别人可能并不需要
孟子曾在《公孙丑上》中写道:“人皆有恻隐之心”,而此为“仁之端也”。也就是说,
同情是人的本性之一,我们对别人的同情往往高于自身的理性和逻辑思维,仅仅出于一种朴素情感。
那么到底什么是同情?同情是我们对别人的遭遇产生的一种情感共鸣,大多情况下,我们产生的同情是由弱者的不幸而触发的。可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无论是“弱者”还是“不幸”,这类词语的判断常常夹杂着过多的主观成分,甚至还有潜意识在影响着我们的情感。
于是,同情在有意无意间,变成了强者对弱者、顺境者对逆境者的怜悯。
带着这样的情感意识,当我们面对如残疾人这类群体时,同情心往往发挥了负面的作用。
1.同情的展现自带优越感
同情,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同时一定会伴随着一种评价。
当我们在表达怜悯的时候,我们同时输出了对对方的评价:你是一个弱者。
影片中,由于薪酬高,前来应聘全职陪护菲利普的应聘者云集,个个舌灿莲花,称自己的专业程度很高,还获得了家庭专业护理的证书。当问到来应聘这一工作的原因时,他们的回答是这样的:
 【培养同理心】豆瓣评分9.2《触不可及》:避免同情,是对他人更高级的尊重
文章图片

在他们眼中,菲利普是个“废人”,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就无法生活甚至生存。先不说他们展现出的同情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单纯是这样居高临下的姿态就很令人不快。
而这些并没有让菲利普感到粗鲁和鲁莽,他想要的正是把自己当作正常人的态度。
尊严,是每个人心里都不可被侵犯的一方净土。
 【培养同理心】豆瓣评分9.2《触不可及》:避免同情,是对他人更高级的尊重
文章图片

作家毕飞宇写过一部长篇小说《推拿》,小说围绕“沙宗琪推拿中心”的一群盲人推拿师展开。
人物都红便是其中的一位,但她学推拿是半路出家。都红是一个极具音乐天赋的人,在此之前,她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音乐上。直到一次钢琴表演后,都红放弃了多年的梦想,选择做一个推拿师。
在一次向残疾人“献爱心”的大型慈善晚会上,都红演奏了一首难度很高的钢琴曲。出于紧张,
“演奏效果连练琴时的一半都没有达到”
。都红既沮丧又懊恼,可当她演奏完毕,
“掌声却响了起来,特别地热烈,是那种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