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百岁侗医吴定元行医八十余载救人无数,长寿源于讲求仁义厚道良心( 三 )


芷江|百岁侗医吴定元行医八十余载救人无数,长寿源于讲求仁义厚道良心文章插图
图注:李时珍采药
吴老有一句口头禅:“他人生病如己病 , 求得他生似己生 。 ”几十年来 , 他不分白天黑夜 , 不分上班下班 , 也不分在门诊室还是在自己家里 , 甚至是在路上 , 总是见病就治 。 一般每天要看四五十个病人 , 有时忙得顾不上吃饭睡觉 。 每年看病都在1万人次上下 , 其中义务看病的约有1400人次 。 对一些年老、病重或无人照料者 , 吴老还主动登门诊治 。 除了在医院上班时间按规定收费外 , 其余几乎都是义务服务 , 不收钱 , 不受礼 。 许多病人出于感激之情 , 送钱送物给他 , 他总是说:“钱财如粪土 , 人命值千金 , 我看病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 , 不是为了钱 。 ”又说:“国家给了我工资 , 生活有保障 , 业余时间看个病 , 领个情意就行了 。 如果把国家比做天 , 我这是替天安民 , 尽我的心意 。 多救一个人 , 就多一分安慰 。 ”
1986年8月间 , 吴老患急性肠炎 , 睡在床上 。 有的病人去敲开门 , 见状忙往后退 。 他马上招呼说:“救命如救火 , 我手不能写 , 口还能讲呀!”他把家里当成了医院 , 两天为20多个病人开了处方 。 自己病未痊愈 , 就又到医院上班去了 。
芷江|百岁侗医吴定元行医八十余载救人无数,长寿源于讲求仁义厚道良心文章插图
图注:药铺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 吴老就着手整理自己的验方、秘方和临床经验 , 写成了近20万字的医案专著《草木春秋》 , 共15篇 , 分为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传染病科、实践验方杂记、草药新编等 。 吴老博采众家之精华 , 汲取前人及同道之经验 , 详细论述了诸多病症的发病机理 , 临床特点及治法、方药 , 计有1000多个医案和用药处方 , 用药配伍十分精当 。 还详细记述了既不同于西医 , 也不同中医的诊疗方法 。 一些专家称赞说这一医疗实践专著 , 是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 是难得的一部医学宝贵资料 , 对于发掘、继承 , 整理和提高侗族医药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
芷江|百岁侗医吴定元行医八十余载救人无数,长寿源于讲求仁义厚道良心文章插图
图注:侗族村寨
为了把自己这部用心血写出来的专著变成社会的共同财富 , 以医治更多的病人 , 1982年吴老就将手抄本献给了国家 。 有人不解地劝他说:“你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从医 , 为什么不传给子孙独家享受?即使献了出来 , 你至少也应该要一笔钱呀!”他回答说:“我的知识属于社会 , 著书立说的目的是保护人民健康 。 我行医只图治病救人 , 不是为了赚钱 , 如果为钱 , 我就不会把书献出来!”
行医济世80余载 , 吴老在苗岭山乡久享盛名 , 深受各族人民爱戴 。 1987年3月 , 恰逢他百岁寿辰 , 许多人准备为他庆寿 , 以表谢忱 。 他得知后 , 深感不安 , 立即写了一张醒目的“辞贺告示” , 贴在医院附近的大桥头 。 告示说:“本人年事已高 , 没有精力操办酒酌酬谢 。 我的生日希望不要来贺 , 来者谢绝 。 请原谅 , 谢谢!”
芷江|百岁侗医吴定元行医八十余载救人无数,长寿源于讲求仁义厚道良心文章插图
图注:侗族老人
吴老自幼住的是木屋、草棚 。 1983年 , 县卫生局修成一幢新楼 , 局长动员他住 , 他说:“我住老木头房习惯 。 ”1985年 , 民族医院修了新宿舍 , 再三动员才搬了进去 。 他的屋里陈设简单 , 没有一件象样的家具 。 吴老睡的是一张单人木板床 , 两床棉被 , 垫一盖一 , 枕头很低 。 穿的是棉布衣服 , 棉大衣和棉鞋已很破旧 。 吴老配过一副眼镜 , 但戴上不自在 , 一直闲置在抽屉里 。
问他长寿之道 , 他说:“没有什么特别 , 一生只知道老实做活 , 不害人、欺人、伤人 。 为别人做事 , 只求一个仁义 。 ”又说:“树要有根 , 人要有良心 , 为人可正而不足 , 不可邪而有余 , 给人家看病拿天良 , 不为钱 。 ”还说:“处世待人心要宽 , 心宽必有厚福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