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百岁侗医吴定元行医八十余载救人无数,长寿源于讲求仁义厚道良心


芷江|百岁侗医吴定元行医八十余载救人无数,长寿源于讲求仁义厚道良心文章插图
吴定元(1886-1991)又名吴桂桂 , 侗族 。 湖南芷江人 , 一岁随父母迁居贵州剑河 。 祖上九代行医 , 得其真传 。 十四岁又拜李世勋为师 , 十八岁始自立门户 。 民国十年(1921年) , 剑河部分村镇发生瘟疫 , 因胸中有数 , 竟敢到瘟疫区治病救人 , 从此名声大振 。 1959年 , 虽已73岁高龄 , 柳川医院(今剑河县民族医院)慕其名仍招为医生 。 1988年被评为民族主任医师 。 从医八十余年 , 其临床经验编入《草木春秋》 。
芷江|百岁侗医吴定元行医八十余载救人无数,长寿源于讲求仁义厚道良心文章插图
图注:侗族男人
1886年3月13日 , 吴定元出生在湖南省芷江一个贫苦的侗族家庭 , 祖上九代行医、务农 。 他三岁时 , 因为交不起田租 , 父亲用箩筐挑着他逃难 , 流落到贵州剑河县南明 。 7岁开始随父亲上山认药、采药 。 12岁父亲去世 , 他便继承父业 , 开始行医 。 他苦于和父亲学得的东西太少 , 曾几次返回芷江 , 求叔父继续传授祖传医术 。 15岁时 , 由于母亲无法养活两个妹妹 , 他只好弃医为佣 , 到柳堡寨地主杨秀藻家当帮工 。 寨里有个教私塾的先生李世勋 , 兼操医业 , 颇有名望 , 他便抽空向这位塾师求教 。 李先生要他每天供给三口鸦片烟 , 他欣然应允 。 地主规定吴定元每天上山放牛时要砍回两担柴 , 他拼命多砍一担卖了付烟钱 。 李先生喜欢他 , 不仅把治小儿病的绝招传给了他 , 还教他读书识字 。
芷江|百岁侗医吴定元行医八十余载救人无数,长寿源于讲求仁义厚道良心文章插图
图注:侗族女人
不到三年 , 李先生年迈去世 , 他感激这位孤老的恩惠 , 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他装殓 , 还为他买了一副棺木 。 此后 , 他博采众方 , 不论侗家、苗家、客家的医道 , 他都兼收并蓄 , 不仅向有名望的医生学 , 就是别人有一方一药 , 他也虚心求教 。 为了学治妇科病 , 他曾不畏艰辛 , 远道拜访过十几位会治妇科病的老妪 , 替她们舂米、担水、打猪草 , 以求得她们的教诲 。 在他的记忆中 , 先后拜过的师傅就有70多人 。
由于生活困苦 , 吴定元33岁才结婚成家 。 妻子连生几个孩子都不幸夭折 。 40岁时 , 他迫于传宗接代的世俗观念 , 又娶了二房 。 二房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 产后鼻子下长了一个疔疮 , 百般治疗无效 。 吴定元听说老家芷江有个专治疔疮的名医 , 便星夜兼程前去取经 。 他还在回家的路上 , 第二房妻子就病逝了 。 就在这个时候 , 邻近的寨头村瘟疫流行 , 300多户人家 , 死到后来没人收尸了 。 面对这两桩灾难 , 吴定元感到自己医道的不足 , 下决心要继续学习 。 此后他便逐步形成了以侗医为主、广积众方的独特医术 。
芷江|百岁侗医吴定元行医八十余载救人无数,长寿源于讲求仁义厚道良心文章插图
【芷江|百岁侗医吴定元行医八十余载救人无数,长寿源于讲求仁义厚道良心】图注:土匪剧照
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旧社会 , 吴定元虽然有高超的本领 , 仍然免不了受冻挨饿 。 有些铤而走险的人几次约他入伙 , 去打家劫舍 , 他说:“我不能去 , 万一被官家抓去杀了 , 谁赡养我苦命的母亲?”又说:“我宁可饿死冻死 , 也不取那不义之财 。 ”他15次搬家 , 12次住草棚 , 贫困地生活着 , 一直熬到新中国成立 。
在解放的锣鼓声中 , 年已60岁的吴定元跳出了苦海 , 兴奋不已 。 人民政府信任他 , 鼓励他用自己的专长为群众解除痛苦 。 他如鱼得水 , 不仅参加了基层卫生工作 , 并且逐渐改变了过去那种以“行善积德”为目标的旧观念 , 树立起了“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新人生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