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士懋:只有西医是实验医学,而中医无实验,我不认同( 五 )


中医学有其长也有其短 , 其短处之一是理论体系相当特殊 , 属于象科学体系 , 难与现代科学体系衔接 , 难于吸纳现代科学的成就 , 致使中医发展缓慢、滞后 。
短处之二是不能从微观层次阐明生理、病理及其治疗机制 , 这是由于科学体系的不同 , 不是用还原分析、线性关系来研究人体 , 不可能阐明其微观的机理 。
短处之三是太不系统、规范 。 中医在古代是个体脑力劳动者 , 长期家传师授 , 因历史原因又缺乏沟通交流 , 因而派别林立 , 门户各异 。
由于中医本身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 , 当然须要提高 , 须与时俱进 , 倘能借助西医知识丰富自己 , 将大有裨益 。 但这种汲取、提高 , 须遵从中医固有规律和特色 , 以我为主 , 为我所用 。
对中医教育的思考 回顾中医教育50年 , 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 , 其功卓著 。 这大批毕业生中 , 固然有佼佼者 , 而且知识面有很大拓宽 , 但就中医学术本身而言 , 仍存在着严重萎缩的倾向 。 概因中医教育是比照西医教育模式 , 未能充分考虑中医学术特点 , 因而也存在一些弊端 。 要继承发展中医 , 必须从中医教育入手 。
1.首先应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心 。 教师应从科学学角度讲清科学的多元化 , 讲清中医理论的特点、价值及别于西方的科学方法 , 使学生对中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 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心 。
2.加强基础教育 , 重点是四大经典 。 这是中医之本 , 是取之不尽的源泉 。 历代名家 , 没有不熟读经典者 。 悟透《内经》的一个观点 , 就可能创立一个伟大学派 。 金元四大医家 , 温病学派等 , 莫不如此 。 秦伯未老师提出:余之教人也 , 先之《内》、《难》、《本经》 , 使知本也;次之以《伤寒》、《金匮》使知变也;次之以诸家之说 , 与以博也;终之以诸家医案 , 与以巧也 。 ”知本达变 , 既博且巧 , 这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途径 。
3.中医教材问题 。 中医至今未离《内经》理论框架 , 四大经典之外也没出新经 , 不如在七个版本教材中 , 挑一个较好的为蓝本 , 固定一套教材 , 不必规定几年编一套新版教材 。
还应增设医案课 , 作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 除传统课程之外 , 可增加几门选修课 , 介绍近代中医研究成果 。 这种选修教材 , 因发展很快 , 倒应不断更新 。
4.加强临床实践 。 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 , 中医临床经验占很大比重 , 光课堂教学不行 , 应汲取古代师徒相授的优点 。 临床教学中突出的问题:一是临床基地严重不足;二是很多中医院西医治疗比重太大;三是很多临床中医师西化中医的本领不硬 , 越是不会 , 越不敢用 。 长此以往 , 将导致临床中医一代不如一代 。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中医教师 , 应该既有临床功底 , 又有中医理论素养 。 因中医教育是比拟西医教育模式 , 也分什么临床、基础两大块 。 于是讲基础的不上临床 , 理论讲的很熟 , 自己却不会看病 。 自己昏昏 , 怎么使学生昭昭?其实中医哪有什么纯基础 , 《内经》虽是纯理论 , 也是指导临床的理论 , 精辟深邃 , 如果没有实践的品味、思悟 , 怎能讲清《内经》的理论?只能纸上谈兵 , 衍文敷义 , 谬误百出 。 更有甚者 , 个别老师竟在课堂贬中医 , 真是咄咄怪事 。
临床带教老师应严格筛选 , 应既有辨证论治的功底 , 又有相应的理论素养 , 还要懂得带教方法 。 这个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 , 不可疏忽 。
中医学术的萎缩、异化 , 是非常令人担忧的 。 不努力继承 , 何言发扬?如何搞好继承发扬 , 不仅是教师、学生的问题 , 而是涉及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 首先是政府的工作导向问题 。 从学位评定、职称评审、科研立项、成果评奖、荣誉称号、论文著作发表等 , 都应该强调中医规律和特色 , 要拿出一套评价中医人才、学位、职称、评奖、论文的办法来 , 给予支持鼓励 , 甚至政策上予以倾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