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皇帝|不平等社会如何造就科举取士的平等?( 三 )


为甚隋唐以后 , 只用科举 , 不用学校?因为隋唐以后书籍渐多 , 必不能象两汉那样简单 。若要入学购置书籍 , 必得要无数金钱 。又且功课繁多 , 那做工营农的事 , 只可阁起一边 , 不能象两汉的人 , 可以带经而锄的 。惟有律赋时文 , 只要花费一二两的纹银 , 就把程墨可以统统买到 , 随口咿唔 , 就像唱曲一般 , 这做工营农的事 , 也还可以并行不悖 , 必得如此 , 贫人才有做官的希望 。若不如此 , 求学入官 , 不能不专让富人 , 贫民是沉沦海底 , 永无参政的日子 。
因此 , 他并不喜欢科举制度 , 但又力言科举制度中所内含的“社会主义性质”为当日的公道之所在 。而就其所罗举的“时文”与“程墨”而言 , 则公道所写照的其实主要是明清试士的八股文 。所以其意中科举制度内含的“社会主义性质” , 实际上也更多地是在指述明清两朝用八股文选士所体现的公道一面 。
03 八股文的公平所在
八股文取题目于《四书》之中;又以破题、承题、起讲、前比、中比、反比、后比、束比以及限定的字数立为程式 。由于题目取于《四书》之中 , 因此八股文的知识范围是限定的 。
民国初年 , 时人在科举制度废止之后追叙科举制度 , 而言之深切的 , 则尤其是这种八股文体之限定知识范围而造就的公平:“策论、词章、考据一切雅博的学问 , 必须多买书 , 多求学 , 平民寒士的力量多半办不到 , 那么考试起来一定还是图书满家的贵家子弟占有优势 , 寒士因为无力读书求学 , 场中难免交白卷 , 就是不交白卷 , 而文章太空疏了 , 亦不能取中 , 那就与机会均等的宗旨不合 , 所以只重四书五经(实际上五经都在其次 , 以四书为主课) , 使得多数平民都可以买得起 , 读得通 , 做得文 , 叫那些胸富五车家藏万架的贵家子弟无特别用武之地 。”
虽说这段文字以“贵家子弟”与“平民寒士”相对举 , 但就“买书”、“求学”皆系乎财力而言 , 则这种由限定知识范围而造成的平等 , 主要应是一种贫富之间的对等 。比之抑制权势 , 其影响所及 , 显然又属另一重意义 。而由于八股文别立专门的程式 , 则程式不仅限定士子 , 尤其限定试官 。两者共处于同一种客观标准之下 , 试官个人的才识情性和偏好偏恶既无从挥斥自如于读卷评卷之际 , 便难于以其一己之私意影响凭文以定去留的裁断 。因此八股立为程式而延续了五百多年 , 同时又在五百多年里维持了试官与举子之间的公平 。
君王皇帝|不平等社会如何造就科举取士的平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放榜
04 科举考试的南北之争
在这种唐代科举不同于宋代科举 , 宋代科举不同于明、清科举的节节变迁里 , 还有因地域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对等和不平衡 , 以及这种不平衡引发的彼此竞比 。自南北朝而经隋唐 , 南方的文风已累积地盛于北方 , 遂使科举取士南方人常常多于北方人 , 作为一种反映 , 则宋代司马光和欧阳修已以此为题目而有过南北之争 。
这种不同地域之间因文化积累和传播的差别而形成的不相对等 , 本不同于贵贱之间的不对等和贫富之间的不对等 。但这种不相对等又牵及万千士人 , 并牵及朝廷既以万方一概治天下 , 则不能不以万方一概选官于天下的内在一致性 。因此明代乡试已用南北分卷营造南北平衡 , 清代尤更进一层而实行各立定额的“分省取中” , 其营造平衡的程度 , 遂能达到行省与行省之间 。
君权用配分数额的办法在不同的地域之间造出了科举取士的公平 , 对于文风不振的地方来说 , 这是一种扶植 , 对于文风昌盛的地方来说 , 这又是一种限制 。在这种从不均衡里造出均衡来的过程里 , 科举制度得以用一种统一的文化覆盖和涵濡不同的地域 , 而由此形成的不同地域之共有一种统一的文化 , 对于君权来说便是政治统一的根基和内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