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文化|火葬场出一上联:“早来晚来早晚得来”,下联一出,让人很不舒服

——《对联集锦》
对联是我国语言独特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它言简意赅、平仄协调、对仗工整,同样也是我国数千年历史中,文化传承的瑰宝之一。自五代流传至今,对联文化的发展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对联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密切的跟社会风俗联系并深度融合,更是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之中。
于是便产生了僧寺联、道观联、入学联、登科联、新春联、庆吊联等等对联类别。正是因为对联文化的巧妙谐趣,以至于它能够恰如其分的应用到各类场景之中,或诙谐有趣,或辛辣讽刺,对联的趣味之处,让人不禁乐在其中。其中,对于一些特殊人物和特殊场所的“讽刺之联”,实在是发人深省。
 对联文化|火葬场出一上联:“早来晚来早晚得来”,下联一出,让人很不舒服
文章插图
那么,讽刺人物的对联有何趣味之处呢?
其实,倘若以对联来讽刺一些特殊人物,那么这副对联多半非常巧妙,或者可以说,一副对联就可以将其人总结概括起来了。
一、讽刺人物的对联
据说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个非常大的贪官,此人搜刮民脂民膏,惹得治下百姓无不对其咬牙切齿,偏偏这为贪官还不自觉,总以为自己是青天大老爷。有一次春节的时候,这个贪官更是在自家门口张贴了一副对联,对联内容为:“爱民如子;执法如山”。
如此欺世盗名之举,被当地百姓看到之后,顿时气愤不已。被惹恼的百姓联合起来推举了一个人,在夜间无人的时候,悄悄在这位贪官门前的对联后面各加了一句,将其变成了另外一副对联,对联内容变成了:“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是吾子;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能为山”。
如此改动之后,对联之中的自夸之意俨然已经彻底改变。爱民如子一下子变成了喜好金银之意,而执法如山更是讽刺其以金钱和背景为执法标准。第二天贪官看到之后虽然气急败坏,但也无法找到“作案之人”,于是只能将对联给撕掉了。
 对联文化|火葬场出一上联:“早来晚来早晚得来”,下联一出,让人很不舒服
文章插图
如此一联,不过寥寥数语就恰如其分的将贪官形像刻画出来,细细品读之下,便觉得趣味无穷。
另外,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直隶学政吴省钦当值主考官知识,因经常营私舞弊、弄权受贿的缘故,被百姓讽刺送了一副对联贴在了考试大场门口。这副对联却是比前面的讽刺对联更为巧妙,其内容为:“少目焉能评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
这副对联极为巧妙的将吴省钦的名字给拆分开来做了上下联,更为巧妙的是,他的名字拆分开来恰好具有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其中“少目”和“欠金”与营私舞弊、弄权受贿的行为联合起来,令人读之便觉得构思足够巧妙,趣味无穷。
不过说到讽刺对联,章太炎在1904年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所作的对联,却是讽刺意味最为辛辣,最为精妙。其对联内容为:“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庆歌有;五十个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祝寿万疆无”。
此对联上联将慈禧太后一人的奢侈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而每次为慈禧太后举行庆典,都代表着对黎民百姓的一次搜刮。下联更是讽刺她每次过寿时,都适逢国家饱受侵略之苦,国家领土被西方列强侵占,实在是让人无语。因此,下联末句的祝寿万疆之“无”字,真是妙若天成一般,让人钦佩。
 对联文化|火葬场出一上联:“早来晚来早晚得来”,下联一出,让人很不舒服
文章插图
当然,以上的对联虽然讽刺意味十足,但却能够恰如其分的将对方整个人都刻画出来,由此而显得那些对联确实颇为巧妙。但有些特殊的对联或者一些特殊场景下的对联,其内容虽然很有道理,但咋一听之下,便会教人觉得“不太舒服”。
那么,什么样的对联会给人以这样的感受呢?
在笔者看来,此种对联似乎直戳人的弱点,咋一看之下好似骂人的话,任谁听了都不舒服,但细细品味的话,却能感受到其中比较深刻的寓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