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魂·张柔:轻财重书,《金史》得用(上)韦力撰

中华文明有着几千年不曾断绝的文明史,这有赖于两千余年来二十五史的接续记载,而正史的编纂有赖史料的丰沛。《金史》的编纂有不少材料本自《金实录》,当蒙古军队打下金国最后的首都汴梁时,蒙古军将领张柔不与众人争抢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他带人入金国的史馆将里面藏的《金实录》以及内府藏书捆载而去。
书魂·张柔:轻财重书,《金史》得用(上)韦力撰
文章插图
《金史语解》四十六卷清光绪四年江苏书局刻本
这件事多有史料记载,例如元苏天爵所撰《元名臣事略》卷六《万户张忠武王》中称:“壬辰,天兵渡河,明年汴降。诸将争取金缯,公独入史馆收金实录、秘府图书。”王磐所撰《蔡国公神道碑》中亦称:“公一无所顾,而首取金朝实录并秘府图书,又访求乡曲耆德,得户部尚书高公夔、都转运使李公特立等十余家,载之以归。其英鉴伟识,度越侪辈远矣。”
见到此房右转
题目中的张忠武王和蔡国公指的都是张柔,对于他攻陷汴梁后全力保护书籍之事,为后世所乐道。明初所撰《元史》中的《张柔传》也记载了张柔攻打下汴梁后保护书籍的事迹:“金主自黄陵冈渡河,次沤麻冈,欲取卫州,柔以兵合击,金主败走睢阳。其臣崔立以汴京降,柔于金帛一无所取,独入史馆,取《金实录》并秘府图书;访求耆德及燕赵故族十余家,卫送北归。”
书魂·张柔:轻财重书,《金史》得用(上)韦力撰
文章插图
村东之路
张柔取得了金国内府所藏书籍及《实录》,先将其运回家,等其晚年要退休时,方将《金实录》献给元廷。书藏其家时,元好问希望能够借观,以此来修纂《金史》。《金史》卷一二六《文艺下》中载:
(元好问)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已所当任。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沮而止。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乃抅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摭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余万言。今所传者有《中州集》及《壬辰杂编》若干卷。年六十八卒。篡修《金史》,多本其所著云。
书魂·张柔:轻财重书,《金史》得用(上)韦力撰
文章插图
窄路无法行车
元好问认为金人虽是少数民族,但他们却喜好汉人的典章法度,所以他很希望能靠参照《金实录》来撰写《金史》,他听说《金实录》藏在张柔家中,于是他找到张柔,希望能够翻阅这些史料。可惜有人从中作梗,使得借观金史料之事未能实现,元好问只好通过其他方式搜集史料。也许是因为没有看到《金实录》,元好问终究未能写出《金史》,只是他所搜集的其他有关金朝史实的材料成为了后人纂修《金史》的参考资料。
书魂·张柔:轻财重书,《金史》得用(上)韦力撰
文章插图
远远看到了碑额
这件遗憾事同样记载于元郝经为元好问所撰的《元遗山先生墓铭》中:“每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兴,己所当为。而国史实录在顺天道万户张公府,乃言于张公,使之闻奏,愿为撰述,奏可。方辟馆,为人所沮而止。”
看来张柔家不仅藏有《金实录》,另外还有金国史,这些第一手的材料对撰写《金史》极具价值,可惜元好问没能看到,以至于让后人也为之叹息。
书魂·张柔:轻财重书,《金史》得用(上)韦力撰
文章插图
向着碑的方向一路前行
当年张柔拿到的《金实录》是否是金国历朝全本呢?元苏天爵认为不是,他在《滋溪文稿》卷二五《杂著·三史质疑》中说:“金亡,元帅张侯柔收拾金史北归。中统初送史院,当遗乎?而《海陵实录》何故复存?当正大末,义宗东幸,元好问为史官,言于宰相,请以九朝小本《实录》驮以一马随驾,岂以太祖、太宗、睿宗(世宗文:实录十卷)、熙宗、海陵、世宗、显宗、(章宗文:实录十八)章宗、宣宗为九朝乎?不知张侯收图籍时,太宗、熙宗之史,何以独见遗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