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边防战士-消化道黏液如何保护我们( 二 )
5)可以缓冲、中和胃酸里的H+离子;
对于胃来说 , 这样的黏液有更加特别的意义 。 大家知道 , 胃液非常酸 , 在空腹状态下甚至可以达到pH值 0.9这样的强大酸度 。 这种酸对任何细胞都是有损伤的 。 但是胃壁上皮细胞处于这样的环境下竟然毫发无伤 , 这就是弱碱性黏液的功劳 。
6)通过黏液里的免疫因子、抗微生物因子来消灭细菌感染;
黏液里有多种抗微生物分子(如防御素 , 溶菌酶 , IgA) , 免疫调节分子(如分泌球蛋白 , 细胞因子) , 都可以用于消灭细菌 。
文章插图
7)通过黏液不停的更新和移动来驱离微生物;
黏液层并不是静态的 , 而是会不停的更新和移动 。 它通过移动来清除那些陷入其中的成分;另外 , 通过更新来替换已经发挥过作用的黏液 。 人小肠黏液的平均更新时间是6-12小时 。 这种更新还可以随着环境变化(比如微生物感染)而快速调整 。
8)黏蛋白的广泛O-连接糖基化可以保护细胞免于蛋白酶的降解;
分泌型黏蛋白分子上的寡糖是O-连接多糖类型的 , 聚集在一起形成高度糖基化的结构(典型情况下是600-1200个氨基酸长度) 。 普通的蛋白酶无法降解这种连接方式 。
9)结合型黏蛋白通过释放细胞外的诱饵糖基成分来阻止侵袭性细菌的入侵;
侵袭性细菌先利用其表面凝集素(或者叫黏附素) , 通过和细胞表面的糖基结合来“挂”到细胞表面 , 再伺机入侵宿主体内 。 人体也因此演化出了一套应对方案:它会抛出一个诱饵 , 也就是黏蛋白 , 利用黏蛋白上的糖基来迷惑细菌 , 使其不能入侵 。
就算有漏网之鱼没有在外层被诱惑 , 来到了细胞表面 , 位于细胞膜上的黏蛋白也可以脱落掉黏蛋白位于外层的糖基成分 , 从而把细菌和黏蛋白一起抛弃掉 。 细胞膜上的黏蛋白表达很多种不同的寡糖结构 , 可以对付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 而且表达量很大 , 可以持续清洗细胞的黏膜表面 。 有些黏蛋白对细菌的黏附效果好 , 有些黏蛋白则是有效的病毒凝集素 , 可以作为病毒感染的有效抑制剂 。
人体有22种不同的黏蛋白 , 在功能上各有不同 。 推测可能是对不同的微生物凝集素模式有特定的结合效果 。
细菌黏附的机理 , 是通过凝集素和相应的糖基化受体相结合所致 。 细菌的鞭毛和细胞壁都具有凝集素(黏附素)功能 , 它可以结合到黏蛋白上的多糖成分 。 细菌可能会有多种凝集素 , 带有多种不同的碳水偏好 。 比如幽门螺杆菌会通过至少4种不同的凝集素来结合到黏蛋白的多糖链 。
文章插图
空肠弯曲杆菌是小肠致病原 , 是人类胃肠炎的主要因素 。 空肠弯曲杆菌的目标是杯状细胞 ,该菌可以结合到黏蛋白上 。 研究发现 , 黏蛋白MUC1的表达可以限制空肠弯曲杆菌的扩散 , 减少小肠炎症 。
链球菌、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腺病毒、肠病毒、冠状病毒都会结合到上皮细胞表面和黏蛋白末端的唾液酸上 。 在胃肠道 , 唾液酸残基大多数位于黏蛋白末端 。
10) 部分黏液可以为某些细菌 , 比如胃内的幽门螺杆菌(HP) , 提供保护伞 。
这是不幸的事情 。 幽门螺杆菌是高运动性细菌 , 定居在人胃的黏液层 。 黏液胶在体内管腔上皮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覆盖层 , 可以保护上皮表面免于被盐酸腐蚀和胃蛋白酶消化 。 幽门螺杆菌就躲在黏液层的下面 , 让黏液保护自己免受胃酸的侵袭 , 这就是为什么幽门螺杆菌可以在高度酸性的胃环境下生存 。 过多的幽门螺杆菌与胃炎 , 消化性溃疡 , 胃癌等等有关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肾,有“4喜,3忧”,若能合理满足,它会更健康
- 人体健康要从“肠”计议,做好3件事,肠道“开心”,人体更健康
- 生病了只喝白粥?
- 不到3毫米的肿瘤都能发现!浦东首台“人体哈勃望远镜”落户仁济
- 发现有口臭?可能是消化道出问题了,送你3个好办法,有效改善
- 羊蹄暗消,见过吗?治消化不良、胃痛、腹痛、腹胀、腹泻
- 2分钟完成全身扫描,“人体哈勃望远镜”落户仁济医院
- 脊梁骨不舒服?经常耸耸肩
- 肠道最怕的几种美食,冬季早晚吃一点,或能促进消化,肠道蠕动快
- 人体|今天起,正式进入 三九天 !男女各有一个最该“暖”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