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最被忽视的边陲县城,真的不输瑞士( 三 )


等天儿再冷一点 , 就可去阿尔山滑雪场滑雪了 , 从山坡上滑下的时候 , 凛冽的北风呼呼而过 , 好不惬意 。
在这片土地上 , 人和鹿是一同谋生的 。 人养鹿吸引游客 , 鹿则依靠大山里的养分生长 。 在白狼镇 , 村民们都把“鹿儿”当自家女儿般看待 。
北欧的雪山、牛羊就更动人了吗?真的未必 。
边陲小镇 , 也曾风起云涌
阿尔山能长成如今的风貌 , 除了自然原因 , 历史也占据了重要一环 。
和现在阿尔山给人的静谧之感不同 , 在数千年前 , 地处要塞的阿尔山也曾金戈铁马 , 风起云涌 , 战争是这片土地避不开的话题 。
△千百年来 , 北方部落就在哈拉哈河上繁衍生息/图虫
从春秋时期开始 , 就有北方的游牧民族在阿尔山地区生活 。 他们打猎放羊 , 世世代代在哈拉哈河附近繁衍生息 。
但后来 , 为掠夺资源 , 就逐渐演化出两个对峙的部落——东胡和匈奴 。
公元前209年 , 东胡和匈奴终于打了一架 , 匈奴的单于冒顿大败东胡 , 自此东胡分了两支队伍遁入深山老林 , 就成了后来的鲜卑和乌桓 。
△阿尔山有非常丰富的草原、游牧资源/图虫
阿尔山一路沉寂 , 直到 , 成吉思汗的出现 。
北宋时期 , 其领导的一支蒙古部落 , 日渐强大 , 终于从密林中走出 , 四处征伐 。 在阿尔山附近 , 成吉思汗曾经历两次刀光剑影的战役 , 还差点丢了战马 , 最后幸好都取得了胜利 。
据《黑龙江志稿》记载 , 成吉思汗也到过阿尔山附近打猎和泡温泉 , 成吉思汗的幼弟就曾于阿尔山“五百里内 , 首领皆载马湩助之 , 皂车毡帐 , 成列数千 。 ”
△边陲小城阿尔山也曾风起云涌/图虫
到了近代 , 阿尔山再次出现在世人眼中 , 则是臭名昭著的日军侵华时期 。
在阿尔山 , 有一座必打卡的东洋风火车站 , 正是出自日本人的手笔 。
当年 , 日军把位于中蒙边境的阿尔山划为防御苏联的重要军事要塞 , 他们在这修铁路、开隧道、挖山洞、筑碉堡 , 还大肆砍伐大兴安岭的木材运回日本 。
△阿尔山的铁路/图虫
他们还在阿尔山建电报局、邮政局、大烟馆、赌场和饭店 , 如今的大河温泉旅馆还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 阿尔山的种种遗迹 , 可谓灌满了历史的厚度 。
但是 , 只要当你走进阿尔山 , “日味”非常淡 , 反而充斥着一股浓郁的北欧风情 。
△如今充斥着北欧风情的阿尔山/图虫
这得益于阿尔山人的高瞻远瞩 , 因同处高纬 , 气候相似 , 在房屋之上 , 阿尔山人向芬兰取经 , 希望可以打造绿色城市 。
2015年 , 阿尔山被列入中芬低碳生态试点示范城市 , 于是 , 一排排红色坡屋顶的欧式建筑在阿尔山拔地而起 , 冬暖夏凉 , 低碳节能 。
阿尔山 , 早该融入人间烟火
在发展旅游城市之前 , 阿尔山是仙境 , 完全与世隔绝那种 , 造成的后遗症就是 , 穷 。
穷到什么程度呢?用当地人的话来说 , 就是“脸又黑又红 , 衣服全是补丁”“晴天一身土 , 雨天两脚泥” 。
△旅游到来前 , 阿尔山人的生活并不富裕/图虫
在过去 , 因大山阻隔 , 资源有限 , 阿尔山人只能干些伐木、种地和放羊的工作 , 第一产业占了阿尔山所在的兴安盟八成 , 到了后来 , 第三产业后来居上 , 是1980年的57.7倍 。
土生土长的阿尔山人于久江在1982年当上林业工人 , 往上数两代 , 家里的老一辈都是伐木工人 , 当时流传着一句话“油锯一响 , 黄金万两” 。 但当1994年禁伐以后 , 于久江成了护林员、导游和马车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