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深度】“寻将”宁阳:11万元天价蛐蛐是怎么炼成的?( 三 )


虫客们以前习惯把到山东捉虫、买虫统称为“下山东” , 而1949年以后最早一批“下山东”的虫客 , 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天津人 。
在泗店镇泗店村村支书王腾健的记忆里 ,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 他的爷爷曾在连接宁阳和兖州的公路边开了一家茶馆 , 取名“王家老店” 。 某一年秋天 , 忽然有十几个从天津来的客人经过此地 , 据说是专门来泗店逮蛐蛐的 。 带头的“天津老张”提出想在店里住下 , 但由于当时条件有限 , 只能把小麦秸秆往房间地上一铺 , 十几个人挤在“草席”上过夜 。
“天津老张”满载而归 , 他的宁阳蛐蛐不负众望 , 连克劲敌 , 这也引起了来自北京、上海一些对手的关注 , “天津人到山东逮蛐蛐”的消息不胫而走 。 有人说 , “天津老张”正是津门曾在皇宫做过太监的张姓人的侄子 , 他得知皇宫里的好蛐蛐全部出自山东宁阳 , 于是才亲自带人到当地寻将 。
泗店蛐蛐自此名声大噪 , 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大户越来越多 。 每年立秋前后 , 泗店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 , 逐渐多了手提马灯 , 躬身用铜丝网罩捉蛐蛐的身影 。 这是日后逐渐形成著名的蟋蟀交易集散地的前奏 。
“以前虫季一到 , 火车必然超载 , 当地宾馆也会爆满 , 想买一张上海到兖州的卧铺票简直难比登天 , 座位底下躺的都是人 。 ”刘伟国回忆 , 有人为了休息 , 只能躺在座位底下 , 脸不得不紧贴着别人的脚后跟 。 而无论是在宾馆饭店 , 还是在返程的车厢里 , 也总是少不了蛐蛐的叫声 。
“天价”蛐蛐
当年或许谁都不会想到 , 捉蛐蛐竟然可以成为一门赚钱的生意 。 如果说天津人率先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走进了宁阳的玉米地 , 那么真正让宁阳蟋蟀卖出身价的则是上海人 。
“最早是以物易物 , 天津人基本上是用糖果、电池甚至手电筒来换蛐蛐 。 当地人开始还不知道什么样的是好虫 , 后来跟着来收虫的人 , 渐渐都学会了 。 ”让王腾健没想到的是 , 童年的玩物会变成当地致富的黄金 。
多位虫友回忆道 , 改革开放初期 , 宁阳当地最贵的蛐蛐不过一两块钱 。 有村民将一只蛐蛐卖了一块钱 , 甚至还激动地放鞭炮庆祝 。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 一个名叫潘志连的上海老板来到泗店 , 高调打出“大蛐蛐500元一只” , 才将蟋蟀的身价推向高峰 。
无独有偶 , 在德州宁津的市场上 , 同样也有一位上海的老虫客把驴拴在树上 , 并在牌子上写道 , “如果有好蛐蛐留下 , 就可把驴子牵走” 。 一时间村民纷纷奔走相告 , 拿上自己视如家珍的好蛐蛐给这名虫客鉴赏 。
进入2000年以后 , 开着豪车、资产雄厚的老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 , 很快成为“大户中的大户” 。 他们出手阔绰 , 每年会包下十个摊位 , 拉起横幅收虫 , 有的甚至还会直接在当地购买临街商铺 。
彼时 , 泗店当地唯一一家农信社在虫季过后曾打出红色横幅 , 庆祝该社“存款过亿元” 。 对于一个乡镇农信社来说 , 平时存款过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年年的虫季 , 网上流传的一则“宁阳天价蛐蛐卖出11万”的消息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 有人调侃 , “辛苦工作一整年 , 不如去乡下逮蛐蛐赚钱” 。
在王志的记忆里 , 从他儿时记事开始 , 每年秋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南京客商住在他们家里 。 “时间久了便渐渐产生了感情 , 就跟自己的家人一样 。 一听屋外有南京口音 , 就知道是他们来了 , 整个村里就跟过年一样 。 ”
王志今年30岁 , 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泗店 , 他的叔叔是当地有名的“撬子手”(圈内对于蟋蟀捕手的职业称谓) , 经常会被大户们邀请去北京、上海、天津 。 在他童年的记忆里 , 大户们经常会给他的叔叔带一些礼物回来 , 比如淘汰的电器、衣服鞋子、手表等 , 当时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正是他从天津扛回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