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谭母案”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千千万万双眼睛 , 都在和谭松韵一起 , 等待一个判决 。近日 , 演员谭松韵母亲被撞身亡一案 , 在四川省叙永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 全程在网上直播 , 超过1000万人涌入直播间 。庭审结束了3天 , 也盘踞了3天各大热搜榜:“定案关键证据丢失”“检察官阻止原告律师出示证据”“法官打断原告律师发言”“被告人态度嚣张拒不认罪”……在流传网络的庭审视频片段和各种来历不明的消息之中 , 网友们一度质疑:政法机关是不是在偏袒被告人马某?1000万人围观的庭审 , 能还痛失母亲的谭松韵一个公道吗?在质疑发酵成更大的舆论风暴前 , 有耐心网友完整看完了庭审录像 , 原原本本还原出近10个小时庭审的事实和真相:比如传言说“被告不认罪” , 事实是被告当庭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比如传言说事发路段监控录像坏了 , 附近的行车记录仪坏了 , 导致“证据丢失” , 事实是附近车辆根本没有安装行车记录仪 。比如传言说“公诉人袒护被告人” , 事实是公诉人尽职尽责地指出了被告没有悔改态度 , 并建议从重判决 。舆论一再反转 , 众多网友惊呼“被打脸” , 悔不该表态太早!
一起普通交通肇事案 , 在全民讨论下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层次 , 已经远远超越了案件本身 。 在这个过程中 , 网友们的警醒更弥足珍贵 , 但愿每个人珍视——请珍视这份善良网上奔涌的情绪 , 反映着公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有人说 , 谭松韵要的公道 , 是给每一个人的 。 正如这起悲剧中的另一名受害人的家属所说:“这个案子我相信它只是中国法治进程中一个非常普通的小案子 , 但是它很典型 , 因为它是酒驾逃逸 , 商业险拒赔 , 医保没法报……”因为害怕 , 所以愤怒 。可无论是认为原告借明星身份以舆论胁迫司法的一方 , 还是认为被告在当地背景深厚干扰司法的一方 , 只要愿意放下情绪化的争吵和无根据的猜测 , 以事实真相为前提 , 那么讨论的空间都是存在的 。看似在拔河的两方 , 其实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 每一个认真的字符 , 都是对公平正义最执著的追求 。 殊途同归 。丧母之痛 , 让一位年轻姑娘的世界瞬间崩塌 。 庭审现场 , 谭松韵对母亲的思念 , 唤来了14亿人次的关注 。 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善良 , 敦促着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 驱动着我们的世界变成更好的世界 。
所以 , 当我们看到肇事司机试图逃脱惩罚 , 哪怕有一丝一毫逃脱惩罚的可能 , 不安、焦躁、错愕等都会难以抑制的喷涌而出 。 当我们看到竟有吃人血馒头的营销号指责可怜的女孩“刷流量”“买头条”时 , 震惊、愤怒、痛心 , 是网友们最朴素的善良 。请珍藏这份善良 , 虽不能令人死而复生 , 但至少能抚慰人心 。请珍视这份理性猜测谩骂、断章取义、反转打脸 。 许多人说 , 当谭母案的真相归来 , 对自己因为被谣言蛊惑妄下结论 , 感到尴尬和不安 。肇事者马某实施逃逸行为在先 , 认错态度恶劣在后 , 确实令人愤慨 。 但法律是理性的 , 有着缜密的逻辑 , 通过抽丝剥茧层层推理 , 得出确切的、可被证伪的、经得起推敲琢磨的结论 。真相不是比谁哭得更惨 , 比谁更有话语权 , 比谁更有影响力 , 而是以事实为依据 , 以法律为准绳 。 从错误的前提出发 , 只能得到错误的结论 。 对真相的掌握 , 要全面 , 不能支鳞片爪 , 不能以偏概全 , 不能人云亦云 , 否则不仅是对当事人的不公正 , 也是对我们所有人的不公正 。毕竟 , 我们都可能需要用法律来定分止争 , 而不是人人都有后援会 , 都能得到舆论这样的关注 。能够平息愤怒喧嚣的 , 唯有事实和理性 。 在事实未明之前 , 不妨多一些耐心 , 多一份理性 。 至少可以当真伪不明时 , 避免沦为键盘侠的冲动 。坚持看完10小时视频全面了解真相的网友 , 值得致敬 。 是你的认真 , 才让我们离真相更近 。
推荐阅读
- 故事:内衣系男学生:我们比女孩更懂文胸
- 若无城管我们绝对是丝路沿线最脏乱差的
- 特朗普表达不满后 蓬佩奥回应:我们正在照做
- 七十年代的农业机械化
- 跳高的鱼|神奇的“一万小时定律”:你和成功之间,就差一万小时的刻意训练
- 关于“凄惨”的现代故事
- 生态保护|【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保护良好生态 铺就幸福小康路
- 德国外长喊话泰王:别在我们这统治泰国
- 白宫疫情失控 记者团怒了:漠视我们的安全
- 特朗普关闭移民:这帮人肆意的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