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品牌故事|若不是创业致富后贪心越发变大,创维的格局或许不是现在这么大( 二 )


在大众视野中消失多年后 , 2009年7月4日 , 黄宏生保释出狱 , 此时的他年过半百 , 牢狱生活也让他谦卑了不少 。 据悉 , 在他出狱后的第二天 , 创维股价涨幅一度接近20% , 虽然仍有很多人期待着黄宏生的回归 , 但是此时的他深知与创维的缘分已经告一段落 , 为了证明自己 , 他选择了进入客车行业 。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还未明朗的形势下 , 黄宏生拉来厦门金龙和南京东宇汽车集团 , 组建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公司 。 前两年 , 公司亏损了4000万 , 当大家都觉得昔日电子产业大佬气数已尽的时候 , 2014年的青奥会上 , 南京金龙用600辆纯电动客车服务了世界各地的运动员 , 其55亿的收入位居行业第二 , 再次证明了黄宏生的商业价值 。

沉寂的四年里 , 脚踏实地专注于产品 , 是黄宏生成功的关键 , 在此期间 , 创维也于2012年聘用其为公司的发展顾问 , 负责提供建议但无权参加管理和决策 。 不过很多人都心知肚明的是 , 这只是黄宏生回归创维的第一步 。 根据公告显示 , 黄宏生和妻子林卫平共持有创维数码34.17的股权 , 为第一大股东 , 随着黄宏生和其弟弟的同时回归 , 创维又将进入''黄宏生时代'' 。

十万个品牌故事|若不是创业致富后贪心越发变大,创维的格局或许不是现在这么大
本文插图

在重新拿回主导权后 , 黄宏生宣布了创维数码间接全资子公司创维-RGB借壳上市的重组方案 。 借壳完成后 , 创维旗下的机顶盒业务将正式与集团分家 , 在A股另立门户 。
将创维三分上市 , 这是他早在2004年就规划好的路径 , 最终目标是将创维送进''千亿俱乐部'' 。 尽管因为他的入狱 , 此计划被一度搁浅 。 但如今 , 创维的千亿计划再度启动 , 三大彩电上市公司的角逐将继续上演 。

然而在这场互相追逐的利益战中 , 创维最近的业绩却下滑严重 。 公告显示 , 这家公司在2017-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超过60% 。 管理层将原因归于面板和芯片价格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 , 根据数据来看 , 这一解释有其合理性 。 但它的最大对手海信在同一情况下却完成了利润同比增长44% , 另一家竞争对手TCL的增幅也达66% 。
自2016年以来全球面板价格上涨以来 , 彩电业感到了沉重的成本压力 。 为了防止进一步的价格上涨 , 创维采取了积极囤货的办法 。 一旦面板价格下跌 , 对创维来说会非常不利 。
除了在原材料上大量购入的冒进举动 , 创维大规模进军OLED市场 , 也有可能让它身先士卒 , 成为这一领域的''牺牲者'' 。 其实国内彩电市场争抢背后实际反映的就是厂商对于QLED和OLED两种不同显示技术路线的选择 , 一方的代表是选择OLED的创维 , 另一方则是稳中求变的海信 。
虽然显示效果更佳 , 但是成本过高的OLED屏也导致了电视机的售价过高 。 长久以来 , 市场出现了令商家头痛的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 而且这种显示技术的产能受限 , 目前仅LG一家能够大量生产大屏幕的OLED屏 , 在成本控制上来说 , QLED更方便操作 。 迫于形势 , 创维对产品售价做出调整 , 但这种忽高忽低的产品定位 , 依然无法让消费者满意 。

2016年 , 在新任董事会主席赖伟德的带领下 , 创维以994万的销量 , 位居国内彩电第一品牌 , 市场份额接近20% 。 而一年后 , 形势急转直下 , 创维累计国内销售彩电数量仅为781万台 , 如何挽救品牌影响力 , 对创维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
不过 , 对于创维在OLED技术上的大胆突破 , 我们也应该对这种具有颠覆性的尝试给予称赞 。 战略转型本来就意味着要放弃多年来形成的舒适环境 , 如果没有''向死而生''的勇气 , 就不会有一个又一个新生 。 希望创维在发展智能化生态体系的同时 , 不要重蹈乐视的覆辙 。 搬起的石头究竟是扣开阻碍前路的高墙 , 还是砸了自己的脚 , 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