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驿站|房地产投资开发的37个潜规则,你一定要弄清楚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地产驿站|房地产投资开发的37个潜规则,你一定要弄清楚
本文插图

这37个潜规则反映了房地产投资开发的基本规律、地产行业财务分析和会计准则特点 , 熟知其中31道以上的是地产老炮 , 可以自由对地产投资发表评论;熟知21-30道的 , 评论要谨慎谦虚;熟知11-20道的 , 要多看少说;熟知10道以下的一定不是地产圈的了 。
1、我国房地产采用预售制 , 即房子竣工前就可以销售 。 在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及内陆省会城市 , 高层住宅往往刚出地面就能拿到预售证开盘 。 而在部分一二线城市 , 预售的要求较高 , 往往要接近封顶才能开始卖 。 如成都只需要达正负零即可预售 , 上海则需要主体封顶才可预售 , 深圳则要求建筑需完成三分之二以上层数才能拿预售证 。 而在一些运作并不规范的四五线城市 , 甚至没有土地证就可以‘预售’ , 不同城市间的差异可能导致这一阶段时间差别大半年 。
2、交楼才能确认营业收入 。 尽管房屋已经预售出去 , 确认了“合同销售额” , 即每年用于房企排名的指标 , 开发商也已经收到首付及按揭全款 , 但在交楼给业主之前 , 开发商的损益表上不能确认营业收入、相应的销售成本和销售毛利 。 例如中国恒大2016年合同销售额3730亿 , 但营业收入大约只有1800多亿 。
3、再赚钱的地产项目也要先亏三年 。 高层住宅从拿地到交楼起码两年半 , 正常三年多 。 也就是说 , 无论项目多赚钱 , 前三年的项目损益表是没有营业收入的 , 也不结转销售成本 , 只有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支出 。 即项目损益表肯定要连亏两三年才会见到利润 。
4、销售业绩增长越快的房企即期利润越难看 。 大房企的损益表就是由几百个项目损益表合并而来 。 由上题得知 , 所有新项目前两三年都必然是亏损的 , 后期交楼的项目才贡献利润 , 那么报告期内新项目比重越大 , 交楼项目比重越低 , 房企的合并报表净利率就显得越低 , 甚至亏损 , 即高增长房企增收不增利 。 比如近些年销售增长迅猛的恒大、融创都是如此 , 而那些销售增长缓慢的房企反而损益表好看 , 比如中海和龙湖 。
【地产驿站|房地产投资开发的37个潜规则,你一定要弄清楚】5、房地产仍然是最赚钱的永续行业之一 。 全社会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ROE)通常不到10% , 而10%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是没有兴趣做的 。 虽然说行业黄金十年已过 , 随便拿块地就能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 弱小房企越来越难赚钱 , 但对行业强势龙头来说 , 现在是比黄金时代更好的白金时代 , 龙头房企可发挥更大的财务杠杆、更低的融资成本优势 , 单项目自有资金投资回报率(股东IRR)还能长期保持在20%以上 。
6、衡量地产项目盈利水平的主要指标是IRR 。 IRR又分为全投资内部回报率即项目IRR和股东自有资金内部回报率即股东IRR 。 所谓全投资就是不区分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 , 或者假设全是自有资金投入 。 具备成本优势的龙头房企在拿地(招拍挂或并购)时往往要求项目的静态全投资内部回报率在15%上下 , 而股东自有资金内部回报率在20%上下 。 当然 , IRR不是房企投资决策的唯一指标 , 也会结合净利率、自有资金回正周期等指标 。
7、房企加杠杆是因为有把握赚大钱且机会太多 。 在自有资金有限、市场机会非常多时 , 加杠杆是理性选择 。 有把握赚15%的项目IRR , 借一部分8%的债可以把股东IRR撬到20%、30%、40%……每个项目尽量少占用自有资金 , 有限的自有资金就可以投入到更多的项目 , 企业就能更快的滚雪球 。 当然 , 对于弱势中小房企 , 如果赚15%都没把握 , 借8%的钱就是作死了 。 此外 , 如果龙头房企钱多机会少 , 也自然会像香港房企那样低杠杆 。
地产驿站|房地产投资开发的37个潜规则,你一定要弄清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