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鲜为人知却不可或缺,这群军代表心系朱日和( 三 )


Array|鲜为人知却不可或缺,这群军代表心系朱日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7年 , 朱日和沙场阅兵 , 军代表张威伟站在平板车上 , 向不远处的阅兵现场方向庄严敬礼 。孙华剑摄
热 爱
胜战那一天 , 祖国知道我
交接仪式后 , 刚刚报到的杨斌在张威伟的带领下 , 戴上红臂章开始了首次“下现场” 。
“下现场”的意思是 , 军代表到站台一线 , 指导部队官兵对装备器材进行捆绑加固 , 完成装载;或指导官兵解除固定装备的绳索、方木等捆绑器材 , 完成卸载 。
今天的任务是卸载 。张威伟反复检查装备卸载的情况 。他时而爬上1.2米高的平车 , 查看装备是否在运抵途中出现塌陷 , 是否影响驶下站台 , 时而看看手表 , 确定正在卸载的军列能否在下一列到达之前 , 完成卸载任务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 等到卸载完成时 , 已是中午 。大家浑身早已被汗水湿透 , 张威伟看了眼手表计步器 , 2万多步 。他告诉采访人员 , 这是一名军代表一个上午常见的工作量 。
卸载的工作量大 , 装载的工作量更大 。很快 , 他们接到通知 , 保障一支完成演习任务的部队装载军车 。装载时 , 军代表需要从头到尾一丝不苟地检查三四个来回 。张威伟说 , 在这里工作4年 , 他相当于徒步从朱日和走到北京好几个来回 。
虽然每天都很累 , 可他们却乐此不疲 。张威伟边检查边给“新人”杨斌介绍说 , 在运输现场 , 要是军代表说装备的捆绑加固不达标 , 军列无论怎样都是无法驶出站台的 , 你说我们重要不重要?
这重要的背后 , 是如山的责任和无尽的热爱 。军代表到了“下现场”这个环节 , 意味着整个运输任务已经接近尾声了 。更多的工作 , 需要军代表在部队装载卸载前做 。
拿这次装载来说 , 早在20天前 , 张威伟就特意到部队 , 查看需要运输的装备情况 。他发现该部有几台装备是近年来新列装的 。这些新装备都超限超重 , 怎么运输以往的规定中并未提及 。他当即留了下来 , 和部队了解装备的特点和参数后 , 赶回站里重新制订了装载运输预案 。“那天 , 我们预想了好几种装载方案 , 并与部队和铁路讨论实施的可行性 。”张威伟说 。
说着 , 他跳上了平板车 。这是他们站里的一个习惯:在装备装载前 , 军代表通常都要在每一个平板车上走一走 。这些来自铁路部门的平板车 , 往往调拨自全国各地 , 装载了重型军事装备后 , 在运输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偏载和位移 , 都是军代表组织装载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大事 。
排查的过程中 , 张威伟不时拿出一个小锤对平板车进行敲打 , 也会用脚去验证这些平板车内部有没有出现空洞和腐蚀 。他说 , 一旦装备开上平板车后出现塌陷 , 很可能对装备造成损坏 , 影响军列的发出时间 。
检查无误后 , 部队开始对超限超重装备进行吊装作业 。张威伟站在一旁 , 严密监督着每一个细节 。
装载完成已近黄昏 。往回走的路上 , 杨斌向张威伟问 , 天天这样忙活 , 有多少人记得住我们?
站在站台上 , 眺望着远处的铁轨 , 张威伟动情地说:不管记住记不住 , 我们都是打赢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那一环 。胜战那一天 , 祖国会记住我们的!
【Array|鲜为人知却不可或缺,这群军代表心系朱日和】Array|鲜为人知却不可或缺,这群军代表心系朱日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