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商研究中心|葛兆光: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 三 )


第五个 , 是中国天下观念 , 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 , 中国古代的世界观 , 跟其他国家和民族很不一样 。 古代中国人有一个宇宙想象叫做天圆地方 , 就是天圆如倚盖 , 地方如棋局 。 即天是圆的 , 像斗笠一样 , 地像围棋棋盘一样 。 天的中心在哪里呢?古人想象在北极 。 古人夜观天象 , 视觉里天在转 , 地不转 , 因此“天道左旋” , 当你面朝北的时候 , 天是朝左转的 , 你会感觉有一个地方始终不动 , 这就是北极 , 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极点 。 古人认为大地的中心在哪儿呢?“洛者 , 天之中也” , 洛阳是大地的中心 。 这是因为这套观念形成的时候 , 大概是东周 , 那时候王都在洛阳 。 洛阳最了不起 , 特别是 , 到了夏至那天 , “日下无影” 。 所以 , 古代中国人以洛阳为中心 。 想象中一圈圈放大 , 这就是大地的形状 , 所以有“九服”或者“五服”的说法 , 每服五百里 , 两边各有五百里 , 就是一千里 , “五服”就是五千里 , 大地就是这么方方的 。
动商研究中心|葛兆光: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
本文插图

五服图
但是 , 从这里形成的一个观念很重要 , 就是越在中心的人 , 文明程度就越高 , 越在边儿上的人 , 文明程度越低 , 这就是南蛮、北狄、东夷、西戎 , 中国很早形成了“华夷观念” , 认为中国人是文明人 , 周围人是野蛮人 , 野蛮人要接受文明人的教化 , 就形成了一套“天下观念” , 即以我为中心想象世界 。 这个想象和观念逐渐发展 , 不仅成为一种民族志、地理志里面的文化观念 , 也形成了政治制度即“朝贡体系” 。
这五个方面如果结合在一起 , 就构成了非常明显的属于汉族中国的文化 。 可是 ,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 , 现代中国是五方杂糅形成的 , 就连汉族本身 , 也是五方杂糅的 。 从秦汉到隋唐 , 其实不断有外族进来 , 汉族也是逐渐吸纳、融合、杂糅了其他民族才形成的 。
我一直在讲 , 中国文化是复数的文化 , 不是单数的文化 。 如果你没有这个观念 , 可能成为盲目的文化自大 。
03 不同以往的文化转型
历史上 , 中国在很长时间 , 总是“在传统内变” , 主流文化始终还是在汉族文化传统系统里面作调整 , 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 , 无论是佛教、三夷教、伊斯兰教 , 还是明清天主教 , 始终没有任何文化可以挑战和改变这个汉族中国文化 , 所以 , 变化都是在传统内部的调整、适应、改革、变化 。 但是 , 到了晚清 , 由于坚船利炮、西力东渐的原因 , 中国不得不“在传统外变” , 不得不越出传统 , 文化就面临危机 。
从1895年到1919年 , 这是中国思想和文化转型最重要的时段 , 在这个时段你会看到很多变化 , 比如说皇帝变成了总统 , 满清帝国变成了五族共和的民国 , 传统帝国不得不变成现代国家;废除科举 , 兴办学校;开设议会 , 建立政党;剪去辫子 , 穿上洋装;不再叩拜 , 改成握手;妇女解放 , 男女平等;破除迷信 , 崇尚科学;解开束缚 , 走出家庭 。 以前所谓的“三纲五常”变了 , 变得很彻底很厉害 。 面对西洋和东洋列强 , 中国人处于一种焦虑和紧张的心态中 。 以前那种很自信、很安定的样子已经很难看到了 , 优雅、宽宏和从容 , 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
相应地 , 刚刚我们讲的汉族中国的文化的五方面也出现了变化 。
首先 , 虽然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在用汉字 , 但现代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 ,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 。 提倡白话文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 因为要普及识字率 , 提高国民的文化程度 。 但是 , 也出现了一个新旧文化断裂的问题 。 以前的书面语言 , 也就是文言 , 它代表典雅、礼貌和尊严 , 也代表着有教养、有文化 , 现在不再有了 。 当以前的口语变成书面语言之后 , 使得雅言和俗语失去等秩 , 同时也使雅、俗不再有分别 。 我不知道大家现在有没有这种感觉 , 自从白话文成为主流之后 , 写信已经不再有典雅方式了 , 电脑普及 , 网络流行 , 语言和文化的格调都没了 。 比如说 , 学生给我写信也不署名了 , 最后来一个“呵呵” , 雅俗之间已经没有区别了 。 第二 , 现代汉语掺入了太多现代的或西方的新词汇 , 这些词汇进来以后 , 使得我们通过语言感知的世界已经变了 。 第三 , 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 , 中国提倡简体字 , 使得文字和原来的形象之间的距离更拉大了 。 简体字虽然方便学习 , 但是离开原来的“形” , 越来越像抽象符号 , 传统汉文化里面 , 通过形象的文字思考、书写和表达的这个因素 , 就发生了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