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特级教师说| 邓彤:境界的层次性及其运用( 六 )


因此 , 合宜的描写教学 , 一要确定有效的描写知识 , 二要学会恰当运用这些知识 。
策略一:少用形容词 , 多用具体的名词和动词 。
使用条件:名词适用于静态事物的描写 , 动词适用于动态事物的描写 。
好的描写使我们对陌生的事物恍如亲见亲历 , 而写作如要产生“亲见亲历”的效果通常需要依靠动词和名词 , 也就是说 , 描写具体主要依靠名词和动词来实现 , 而不是像一般所理解的那样滥用形容词 。 好的描写之所以少用甚至不用形容词 , 是因为形容词一般带有评价的色彩 , 而评价必然带有概念化特征 。 众所周知 , 概念化总是与具体相冲突 ,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量使用形容词容易导致描写空泛并且虚假的主要原因 。 所以 , 在写作中 , 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尽量使用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 , 就容易使得描写比较具体可感 。 例如 , “小路旁开满野花 , 一棵树孤零零立在远处” , 就不如“小路旁开满野菊花 , 一株乌桕树孤零零立在远处”具体可感 。 而对于动态事物的描写 , 运用恰当的动词就易于产生具体的效果 , 《孔乙己》中那句著名的“在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就是明证 。
策略二:定格与延长 , 拆分与突出 。
使用条件:描写时间性的瞬间事物可以把该事物定格、延长 , 描写空间性的综合事物可以运用分解方式拆开来写 , 运用特写的方式突出来写 。
描写的实质是叙述节奏的放慢 , 是作者在“线性”的叙述中停下做“面上”的描绘 。 例如 , 本课例就是对“品味榴莲糖”时产生的综合的复杂感受所做的描写 。 陈老师教给学生的“细分”策略和“类比”策略实际上接近于“分拆”与“特写”规则的变形 。 “细分”同于“分拆”自不必解释;而“类比”之所以具有“特写”之效 , 乃是因为运用所联想的事物进行类比起到了“烘云托月”之效 , 突出了所要描写事物的“主要特征” 。
策略三:对描写对象作合理分类 。
使用条件:如何描写以及是否应该运用描写需要考虑写作目的与写作文体的不同 , 记叙文中的描写与科学考察报告中的描写完全不同 , 朋友间回忆往事的描写和法庭证词中的描写显然也不相同 。
描写教学需要对不同的描写对象加以区分并开发不同的描写知识 。 例如 , 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可分为日常感知、文学感知和科学感知几类 。 日常感知一般直接通过感官获得基本观察印象 。 文学感知侧重情绪体验 , 外在对象只是引发感知者情绪的媒介 , 感知者的主观体验和想象联想是这类感知的主要内容 。 科学感知则需经过专业训练 , 通常还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和流程 , 必须尊重客观事物 , 必须严格剔除感知者个人情绪和特殊偏好 。 因此 , 不分场合乱用描写 , 不看对象而使用同一种描写方法都是不合适的 。
上述陈菊飞老师课例的描写主要涉及日常感知 , 但其间也混合一些文学感知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各种感官 , 同时运用联想与想象 , 再加入个人的体验 , 这些都是符合文学感知特征的 。 这样的教学指导是适切的 。
但是 , 教师可能还需要提醒学生:运用这类描写策略是有条件限制的 , 如果在写作新闻报道或考察报告时运用描写 , 一般就不应该掺杂这些主观性较强的联想因素 。
三、描写教学要避免的误区:重“体验”轻“表达”
写作不仅需要眼睛向外 , 注意观察;还需要眼睛向内 , 关注自己的体验——要善于把自己当下最真切、最细腻的情绪和感受写出来 。 因此 , 描写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描写外在事物 , 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描写内在感受 。 并且 , 学生对世界感受的细腻与丰富程度往往决定学生作文中描写的水准 。
但是 , 这绝不意味着写作教学就应该完全专注于让学生感受、体验 。 陈菊飞老师关于“感觉”描写所进行的教学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描写感觉的教学 , 关键不在“感觉”本身 , 而在如何“描写”这些感觉的方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