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何好 | 情绪记忆的四个心理学维度 ——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到美国方法派( 六 )


1976年 , 斯特拉斯伯格回应了本特利:“‘被记住的情感’不仅仅是很个人的 。 像艾瑞克·本特利这样的人对此完全是误解 。 但我相信这样一个事实 , 情绪记忆这件事情是存在的 。 ”[Harold Clurman and Morris Carnovsky, Robert Lewis, Cheryl Crawford, Clifford Odets, Sanford Meisner, Stella Adler, Phoebe Brand, Margaret Barker, Ruth Nelson, Elia Kazan, Ralph Steiner, Mordecai Gorelik, Lee Strasberg, “Looking Back: 1974-1976.” Educational Theatre Journal 28, no. 4, (1976): 549.] 更极端的反驳是 , 当1934年斯黛拉·阿德勒结束了她那趟著名的巴黎之旅 , 与斯坦尼本人学习了五周之后回到纽约 , 对同仁剧团的成员们传递了斯坦尼已经将自己的重心转移至身体动作方法(Method of Physical Action)上来时 , 斯特拉斯伯格的反应是:“斯坦尼错了 。 ”[Reputations: Lee Strasberg: Method Man, directed by Clare Beavan (1997; UK: BBC), VHS.]
伴随着责难 , 情绪记忆获得了第三个心理学维度 , 然而反对的声音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 美国戏剧史学家海伦·克里奇·切诺伊(Helen Krich Chinoy , 1922 -2010)曾引述前同仁剧团成员、美国著名女演员菲比·布兰德(Phoebe Brand , 1907-2004)的话:“是的 , 那不健康 。 ……你会往你生命的潜意识里去挖掘 , 而且是在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心理医生的指导下 。 用这种方式你真的可能会伤害到自己 , 而且我觉得这种训练让很多人十分困扰 。 ”[Helen Krich Chinoy, Reunion: A Self-Portrait of the Group Theatre (New York: American Theatre Association, 1976), 516.] 而桑福德·迈斯纳也认为深挖演员的私人记忆对演员没好处:“你(指斯特拉斯伯格)将本来就内向的东西内向化了 。 所有的演员 , 像所有的艺术家一样 , 都是内向的 , 因为他们依靠自己的直觉生活 。 试图制造这种意识 , 会把演员弄糊涂 。 ”[Sanford Meisner and Dennis Longwell, Sanford Meisner on Acting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87), 59.] 斯黛拉·阿德勒(Stella Adler , 1901-1992)和迈斯纳后来的创造 , 将把情绪记忆引向第四个心理学维度 。
行为主义维度
04
尽管19世纪末以弗洛伊德为首的精神分析理论成为欧洲心理学界的佼佼者 , 并广泛传播到了美国 , 但不能忽视 , 20世纪初 , 美国心理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 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的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 1842-1910)奠定了美国心理学派在世界的地位 , 尤其是他1890年所发表的经典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原理》 , 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psychological behaviorism)的模型 , 一种基于外部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来理解情绪的心理学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塞钦斯·伍德沃斯(Robert Sessions Woodworth , 1869-1962)在其著作《当代心理学派》里明确阐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一种“避免感觉、知觉和情感等精神化概念 , 只采用诸如刺激和反应的行为概念 。 ”[Robert S. Woodworth, and Mary R. Sheehan, Contemporary Schools of Psychology (London: Methuen, 1964), 113.] 利兹大学表演与文化产业学院的乔纳森·皮彻斯教授这样描述行为主义对斯坦尼体系的渗透:“斯坦尼的体系不断地因其特定的语境与环境而改变 , 这一点在1920和1930年代美国不断变化的心理学思潮中最为明显 , 最为典型的一方面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 , 而另一方面是约翰·布罗德斯·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 , 1878-1958)的行为主义 。 ”[Jonathan Pitches, Science and the Stanislavsky Tradition of Acting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77-78.]
美国心理学的流变 , 让情绪记忆的科学阐释失去了学术垄断的基础 , 冷战中期 , 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创作让美国人逐渐清晰地认识到斯坦尼体系拥有多个维度的可能 。 1965年 , 莫斯科艺术剧院带着维克托·雅可夫列维奇·斯坦尼岑 (Viktor Yakovlevich Stanitsyn , 1897-1976)导演的《樱桃园》和弗拉基米尔·涅姆洛维奇-丹钦科版本的《三姐妹》再次访问纽约 , 观众尤其注意到与演员工作室所一直贯彻的内化表演完全相反 , 此时的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演员们具有攻击性的外部肢体动作及其达到的艺术效果完全超出人们的固有印象 。 纽约最尖酸刻薄的著名剧评人之一罗伯特· 布鲁斯汀(Robert Brustein , 1927)看完演出后如此评论:“斯坦尼体与斯特拉斯伯格方法派之间的关系 , 就好像鱼子酱跟热狗之间的关系差不多 。 ……当斯特拉斯伯格的演员极度专注地倾听自己的时候 , ……斯坦尼的演员却极度专注地倾听别人的声音 。 ”[David Allen, Performing Chekhov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126-12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