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何好 | 情绪记忆的四个心理学维度 ——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到美国方法派( 三 )


关于情绪记忆的途径 , 斯坦尼指出 , 情绪记忆和刺激情绪记忆产生的事物之间是一个双向的结构 。 真实的情绪记忆可以创造出有生命力的舞台行动 , 潜台词丰富的对白和独白 , 以及超越既定轨道的对角色的深刻演绎 。 相向的回路则是 , 好的演员会允许任意事物来刺激自己并产生自然而然的情绪 , 这些事物可以是生活中的任意实事 , 也可以是导演给予的氛围情境 。 所以 , 唤起情绪记忆有两个相互的途径 , 一是从“偶然产生的情感走向刺激物” , 二是“再从刺激物走向情感”[(苏联)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二卷·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 , 第293页 。 ] 。 情绪记忆作为人的天性 , 从实验心理学的理论中借魂 , 又与感官记忆结合在一起 , 在表演实践中赋形 。 这是情绪记忆的第一层心理学维度 。
但质疑一直存在 。 早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二工作室时期 , 瓦赫坦戈夫(Yevgeny Bagrationovich Vakhtangov , 1883 -1922)就明确反对过演员过于钻研内心感受的错误性:“演员上台必须不是为了感受或者体验情感 , 而必须是为了动作 。 不要等情感——立刻动作 。 ”[Toby Cole and Helen Krich Chinoy, Actors on Acting (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1949), 509.] 事实上 , 斯坦尼早期曾经有过那么一个阶段 , 几乎沉迷于为科学的情绪生成去创造条件 。 他在1906年的《人生的戏剧》[挪威作家克努特·汉姆生(Knut Hamsun , 1859-1952)创作于1896年的剧本 。 ]和1909年的《乡村一月》[俄国作家伊万·屠格涅夫(Ivan Turgenev , 1818—1883)创作于1855年的剧本 。 ]的排练中 , 极力营造了这样一种禁欲般的氛围:禁止外人观看排练 , 要求对内心情感进行绝对体验而导致演员面无表情 , 禁止演员做任何与内心体验无关的场面调度和肢体动作 。
俄亥俄州立大学戏剧系的玛利亚·伊格纳蒂耶娃教授这样描绘因斯坦尼对实验心理学理论的狂热实验和印证 , 而与契诃夫的妻子奥尔嘉·里奥纳多夫娜·妮波-契诃娃(Olga Leonardovna Knipper-Chekhova , 1868 -1959)在排练时发生的冲突:“斯坦尼的新要求对于妮波来说太复杂 。 1906年11月 , 排练走进了死胡同 。 妮波彻底糊涂并僵住了 , 在无论如何都满足不了斯坦尼的要求中丧失希望 。 在这一刻 , 她失声痛哭 , 斯坦尼非常尴尬 , 让她去找丹钦科 。 ”[Maria Ignatieva, Stanislavsky and Female Actors: Women in Stanislavsky’s Life and Art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8), 95.] 但情况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 , 且“妮波不是唯一一个被斯坦尼的技术术语吓到的人 , 剧团里的一些老演员抗议他们像豚鼠一样被对待 , 而排练厅变成了一个实验室 。 ”[Nick Worrall, The Moscow Art Theatre (London: Routledge, 1996), 179.] 之后斯坦尼写信给包括契诃娃在内的女演员们致歉 , 并表示不会再使用复杂的心理学术语及其含义来为难演员的排练 , 因为他已经意识到这样做的有害性和局限性 , 排练中遇到的表演问题并没有因实验心理学理论的引入而得到完善且具体的解决 。
精神分析维度
02
戏剧艺术|何好 | 情绪记忆的四个心理学维度 ——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到美国方法派
本文插图

屠格涅夫 Turgenev, by Ilya Repin, 1874
波列斯拉夫斯基在《人生的戏剧》和《乡村一月》中都扮演过角色 。 他经历了完整的排练过程 , 斯坦尼主导的极度亲密的排练方式给波列斯拉夫斯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 他在排练厅中经历了一种不动声色的情感主义 , 一种斯坦尼所称的“内部感受的狂热”[Worrall, The Moscow Art Theatre. 167.]氛围 , 斯坦尼从里博那里借用来的心理学术语的力量 , 从一开始就被写进了波列斯拉夫斯基的戏剧基因之中 。 不管斯坦尼后来做了怎样的调整 , 但至少波列斯拉夫斯基接受并认同了里博的理论 , 认为人体会以生理方式存储心理冲击和情感体验 , 当这些生理反应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再现时 , 人就会再次经历过去与之相对应的情感状态 。 “根据他(里博)的定义 , 情绪的记忆是人体组织暗中存储种种心理冲击和情感 , 并且在出现类似的外部身体反应时复活相关情绪的能力 。 ”[(美)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演技六讲》 , 郑君里、吉晓倩译 , 四川:后浪出版社 , 2017年 , 第145页 。 ] “你会根据某种既定的目的 , 准确锁定你所需要的情感经历;再经过一定的练习之后 , 只要有一点点的暗示 , 你就可以‘设身处地’地做出来 。 ”[(美)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演技六讲》 , 第27页 。 ] 波列斯拉夫斯基便开始带着心理学依据 , 以科学的名义在美国传播斯坦尼体系 , 尤其是情绪记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