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论方方时,我看的却是80年代作家去哪了( 二 )
阿城03马原曾说:80年代只能算作家的白银时代 , 到90年代 , 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 。1992年 , 王朔出版了四卷一套的《王朔文集》 。 这套文集 , 破了两个记录 。 一是此前从没有在世的作家能出文集 , 王朔给开了先河 。 二是此前作家从来只拿固定稿费 , 王朔首次改革为版税制 。结果这改革成功 , 从这之后 , 版税制沿袭下来 , 还帮所有中国作家涨了钱 。80年代末到90年代 , 中国影视也迅速崛起 。 作家们随着作品被电影改编 , 都进入鼎盛时期 。 王朔光在88年一年 , 就有四部改编电影同时上映 。 以至于他都感觉没法谦虚了 , 跟哥们叶京说:中国电影 , 哥们儿现在平趟!进入90年代后 , 史铁生、刘震云、方方等 , 几乎所有成名作家的作品 , 都被搬上了银幕 , 走向国际 。 那十年作家的小说改编权极为抢手 , 哪个导演能抢到好小说 , 就意味着电影就先成功了一半 。阿城的《三王》 , 仅三个中篇小说 , 版权都被抢得死去活来 。 他到台湾时 , 侯孝贤找他要《孩子王》的改编权 , 以为很容易 , 结果阿城说:早就被陈凯歌下手了 。 侯孝贤又问 , 那《棋王》《树王》呢 , 阿城说:早被徐克、田壮壮抢走了 。导演里抢小说改编权最狠的 , 还是张艺谋 。 他专抢作家的代表作 , 先抢了莫言的《红高粱》 , 又抢了苏童的《妻妾成群》 , 接着还要抢余华的《活着》 。 他怕余华不出手 , 先开出天价改编费 。 结果快签合同时 , 又派副导演找余华商量价格 。 余华以为他要反悔 , 很不高兴 。 结果张艺谋那头说:我的意思 , 是给你再翻一倍 。90年代是作家们最好的年代 , 也是他们最重情的年代 。那时史铁生久居北京 , 有一阵余华和莫言也在北京暂住 。 史铁生虽然瘫痪 , 但常摇着轮椅去看他们 。 摇车到了门口一喊 , 余华就跑出去背他进去 。 几人光着膀子 , 通宵聊文学 , 累了就铺席一睡 。他们附近有一片农田 , 到了天黑 , 余华和莫言就到摸进去偷黄瓜 。 回来的走道里有水缸 , 余华将偷来的黄瓜在水缸里一洗 , 给史铁生送去 。 史铁生咬一口 , 哎呦 , 一辈子没吃到这么新鲜的黄瓜 。 余华得意地说:要知道 , 这黄瓜从我们摘下来到进你嘴里 , 还不到10分钟 。后来沈阳有个活动 , 邀请史铁生参加 。 史铁生瘫痪后从没出过远门 , 舍不得这个机会 。 余华、莫言、刘震云三人 , 为了成全他 , 一起把他扛到了火车上 。 下车时 , 刘震云负责背他 , 余华、莫言负责给他抬轮椅 。到了沈阳 , 作家们还举行了一场足球赛 。 史铁生因为瘫痪 , 只能坐在轮椅上做拉拉队员 。 但余华知道史铁生是个体育迷 , 做梦都想上球场 。 他不顾对方球员的反对 , 把史铁生推到守门员的位置 , 说:铁生 , 守球门的重任 , 就交给你了 。结果那场比赛 , 对方球员怕踢伤史铁生 , 没人敢进攻 , 但史铁生比所有人都开心 。1998年 , 莫言、余华、苏童、王朔四人 , 受邀参加远东文学会 。 上飞机前 , 王朔去商店买了一副扑克 。 四个人将扑克一路打到意大利 , 在意大利从北打到那不列斯 , 再打到罗马 , 然后打回北京 。那是他们那代作家最好的时代 , 可以凭着一支笔参与时代 , 也可以穿越大半个地球去演讲 , 一副扑克从北京打到罗马 。 那时候所有人也满怀期待 , 眼看中国作家再上一个台阶 , 就能冲击巅峰 。 但谁知此后 , 却意外迎来了漫长的大滑坡 。
前排为史铁生 , 后排左一刘震云、左二莫言、左三余华04教授谢有顺说:2000年以后 , 文学的断裂是一个事实 。80年代时 , 《收获》的主编巴金 , 看到杂志销量百万 , 满大街都是 。 他害怕文学承载不起社会责任 , 担忧地说:这很可怕 , 100万份太高 , 宁可少印一些 。而短短十几年后 , 曾经发行100多万册的《收获》 , 销量锐减了近百分之九十 。2000年后 , 是80年代作家最不适应中国的时候 。 所有人都被商业主义所裹挟 , 以前他们演讲的地方 , 现在站满了商人 。 新的文学市场 , 也被卫慧、木子美这些“用下身体写作”的网络小说所占领 , 年轻人的写作也都变成了选秀活动 。2006年 , 一个文青创办出“中国作家富豪榜” 。 所有作家无论写什么 , 都以挣钱能力排位 。 没想到榜单大火 , 事实证明 , 比起作家的使命 , 人们更关心作家的资产 。 后来阿城接受采访 , 采访人员称他为作家 , 他开玩笑说:畅销作家和作家不同 。 畅销作家是有钱人的概念 , 作家是要饭的概念 。谁能听不出来 , 他讽刺的不是作家 , 而是时代 。 不得不承认 , 在物质主义面前 , 作家都渐渐失去了尊严 。 80年代 , 文学是年轻人的匕首 。 但到了2000年 , 如果单纯当一个作家 , 别说捅死人 , 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 。2009年 , 刘震云出版了《故乡面和花朵》 。 这部大长篇 , 他呕心沥血写了八年 , 修改无数次 , 最终写成两百万字 。 但出版后在市场如同哑炮 , 完全卖不出去 。 即便在文学青年聚集的豆瓣读书 , 它的评论人数也只有24人 。莫言、余华、王朔、史铁生等作家的书 , 也都集体遭遇滑铁卢 。 80年代被誉为“先锋五虎”之首的马原 , 对同行说:属于我们的时代 , 已经过去了 。几年后的春节期间 , 余华走在街上 , 瞥见报纸上一则新闻 , 标题是“作家被打” 。他一看 , 发现被打的作家 , 是他80年代的老朋友洪峰 。 事情的经过 , 是洪峰在08年后退出文坛 , 回到云南隐居 。 而在云南乡下的第4年 , 当地村支和他结上了私怨 , 除夕那天带着七八个人上门 , 将他暴打了一顿 。余华跑到云南去看洪峰 , 见面就来了一个拥抱 , 而洪峰疼得直咧嘴 。 余华一问才知道 , 他被打断了三根肋骨 。 但洪峰被打伤的 , 不只是肋骨 , 更是他的内心 。 他伤心的说:作为一个作家 , 我写了那么多东西 , 试图改变这个国家一些人的想法 。 但发现很扯 , 人们几十年前什么样 , 今天还是什么样 。因为精神上经历了绝对的失望 , 他反倒从失望中打开了任督二脉 。 从那以后 , 洪峰不再隐居 , 开始转行做电商 。 他开了家网店 , 和当地的农民合作 , 卖手工品、猪肉、鲜花饼等等 。 经过几年的经营 , 生意越来越好 。 到16年 , 他仅手工品的销售额 , 一年就达6000万 。 当地的农民也在他的产业链里富裕起来 , 每年能收入大几十万 。这时候 , 洪峰面对自己人生360度急拐弯 , 他不知道是时代错了 , 还是自己错了 , 他荒诞地说:当了那么多年作家 , 感觉自己没有用 。 现在 , 我终于感觉自己有点用了 , 至少能让农民手里有俩钱儿 。80年代的时候 , 所有作家都因为文学 , 从不同的道路汇聚到同一条路上 。 莫言本来是军人 , 余华本来是牙医 , 王朔本来是业务员 , 洪峰本来是搬砖工 , 但他们都因为用笔参与时代 , 结伴同行 。二十多年过去 , 时代的变迁 , 又让他们从同一条道路 , 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岔口 。
推荐阅读
- 是不是东方时评丨副高以上才有资格停车 别搞成形式主义
- 保护法东方时评丨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倒逼科技向善
- 还谈论“逃离北上广深”这届年轻人早就不这么想了
- 是不是东方时评丨“50多页的危改户档案”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
- 马云谈论房产:30年后一对年轻人要管5套房子
- [东方网]东方时评丨儿童夏日溺亡事件何时不再上演
- 许亿:这一次 我也实在忍不住了
- [商业银行]东方时评丨徐洪才:国常会决定小微金融政策再加码
- 「新华报业网」河南四儿童被埋原因查明:车辆违规作业,倾倒土方时将其压埋
- 「中国新闻周刊」4名男童被埋:尸体系整理土方时意外发现,已经开始尸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