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论方方时,我看的却是80年代作家去哪了

当你们谈论方方的时候 , 我看的却是80年代作家去哪了当谈论方方时,我看的却是80年代作家去哪了
方方01紫禁城影业放映厅内 , 导演吕乐手指着银幕 , 划来划去 , 不停给几个台长说:这是阿城 , 这是王朔 , 这是方方 , 这是余华……那是2000年 , 吕乐把新拍的电影 , 送到紫禁城影业审核 。 看片会上 , 他担心几个电视台台长 , 不认识画面里的作家 。 谁出场 , 他就指着谁报名字 。当谈论方方时,我看的却是80年代作家去哪了
片子放完后 , 几个台长坐那儿 , 净抽烟 , 不说话 。 吕乐刚想问他们的意见 , 边上一个电影发行策划人 , 突然绷不住 , 冲他大声训道:这什么玩意!就这个能往电影院放吗?吕乐一下子懵了 , 怎么作家演的电影就不能放了?这部电影 , 叫《诗意的年代》 , 里面一直在谈“诗意” 。 但参演的没一个诗人 。 除了两个演员 , 其他全是作家 。开拍前 , 吕乐和制片人从一家空调公司 , 找来150万预算 。 然后把80年代红极一时的作家 , 挨个请了遍 。 最终出镜的南北作家 , 多达12位 。北方作家有 , 阿城、王朔、赵玫、丁天、马原 。南方作家有 , 余华、林白、陈村、徐星、须兰、棉棉、方方 。这个阵容 , 相当于搬来了整个当代作家的半壁江山 。 至今 , 这都是出场作家最多的一部电影 。电影的拍摄地点 , 在四川郫县 。 王朔来时先坐飞机 , 抵达成都 。 那时候他人红是非多 , 刚下飞机就被采访人员围追堵截 , 从成都一路追到郫县 。拍摄前 , 王朔要喝点酒 。 等满脸涨红 , 坐在摄像机前 , 边抠牙 , 边大谈什么是诗意 。 会场不时有个漂亮姑娘入画 , 替他们续开水 , 倒烟灰 。 等电影都快拍完了 , 他才知道那才是女主角 。电影出来后 , 王朔发现自己声音被掐了不少 。 每到“他妈的”地方 , 就被删了 。尽管如此 , 这部电影仍然没有过审 , 连张盗版碟都没有 。 直到2007年 , 吕乐拿着它去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 , 才得以重新面世 。参演的作家们得知后 , 激动得说:我得买一张放放 , 怎么也算我做了回演员 。现在我们回头看 , 《诗意的年代》是80年代作家第一次 , 也是最后一次在银幕里集体出场 。 而银幕之外 , 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 , 在时代里集体登场 。当谈论方方时,我看的却是80年代作家去哪了
电影《诗意的年代》出演的作家02学者汪兆骞曾说 , 80 年代是一个作家群星璀璨的时代 。那时的80年代 , 十年浩劫刚过 。 人们精神上突然得到巨大释放 , 文学迎来井喷式发展 。 仅省级以上的文学期刊 , 就达200多种 。 国家级的文学期刊 , 南有《收获》 , 北有《人民文学》 , 发行量都高达100多万份 。那时候的文学杂志社 , 也慧眼识珠 , 发掘了莫言、余华、刘震云、方方、洪峰、王朔、阿城等大批好作家 , 创造出一个文学盛世 。莫言在成为作家之前 , 还是山东小镇的一名军人 。 1980年 , 他由于提干 , 当上了部队的图书馆管理员 。 那座图书馆里有3300多本书 , 他三年读完了1000多本 。 第四年 , 他无意读到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 读完第一页 , 不禁感叹:没想到这样的东西 , 也可以写成小说!这在我们农村不是到处都有吗!那是1984年冬天的一个傍晚 , 莫言捧着《百年孤独》 , 被马尔克斯笔下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所激励 , 在房间兴奋地打转 。 从那以后 , 他也开始提笔 , 将中国的乡村写成魔幻的史诗 。 第二年 , 他就发表了《透明的红萝卜》 , 而从一举成名 。他本名叫“管谟业” , 将谟字一拆为二 , 就是笔名:莫言 。不久后 , 中国作协举行了一次文学座谈会 , 谈的就是莫言的《透明的胡萝卜》 。 会上汪曾祺等文学前辈 , 一直在聊莫言的作品 。 而莫言就坐在旁边 , 从头到尾一句话没插上 。 活动结束 , 评论家许子东说:莫言莫言 , 果然人如其名 。那时和莫言同时出名的代表作家 , 还有余华 。余华曾经是一名牙医 , 在老家浙江海盐的小镇 , 白天拔牙 , 晚上读书 。 一天他在靠河的小屋里 , 第一次读到了卡夫卡的小说 。 仅仅看到开头第一行 , 他就像触电一般 , 激动地说:原来世界上 , 还有这样的小说!那是1986年的初春 , 余华被卡夫卡笔下那《圣经》般的庄严、神话般的荒诞 , 瞬间打开了眼界和野心 。 从那晚开始 , 余华也立志写下中国的荒诞 。 为了表现这些的荒诞 , 他在小说里写下了大量的暴力和死亡 。后来由于长期这样手术刀般冷酷的写作 , 余华常被噩梦缠身 。 他总是梦见自己被人追杀 , 被人执行死刑 。 直到后来 , 他减少了血腥的描写 , 用隐忍的笔调写出了《活着》 , 这些噩梦才随之消失 。80年代中期 , 整个文学创作 , 都在学习西方形式 , 这也让大众产生审美疲劳 。 西方热之后 , 所有作家聚在一起 , 都会谈论一个人的写作 , 这个人是阿城 。 他的写作 , 与西方小说泾渭分明 , 是用纯粹的汉语语法 , 写中国的传统文化 。阿城是北京人 , 成名之前 , 他有天和几个编辑 , 聚在一桌涮羊肉 。 他吃完羊肉 , 点燃烟斗 , 为给大家助兴 , 讲了个下棋的故事 。 一讲完 , 大家都说故事精彩 , 可以写成小说 , 铁定好看 。阿城听了建议 , 回家一气呵成写成《棋王》 。 后来小说发表到《上海文学》 , 瞬间引爆全国 。 从那以后 , 他住到那两间小东屋 , 每天都来几拨编辑求稿 。 最后来人太多 , 阿城外出 , 门都不锁 , 就放几把挂面 , 访客自己煮面 。那一代的好作家 , 都从不同角度解剖中国、书写中国 。 有人寄情乡土 , 有人寻根传统 , 有人记录历史 , 有人讽刺时代 。 他们当中最优秀的这批人 , 其实在当时都很年轻 。 就是这群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年轻人 , 都无一例外用笔参与了时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