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报1949诗上庄:以诗教提振人心( 五 )


诗歌的繁荣发展 , 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 。 为了培养更多的青少年写作者 , 诗上庄与安子岭乡中心小学开展了密切的合作 。 在这所小学里 , 学校编印了一至六年级校本教材《诗韵悠悠话刘章》 。 编选者是学校里的教师程世刚 , 他通读了11卷本的《刘章集》 , 挑选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诗作 , 并按照不同的主题分单元 , 写导读和赏析文字 , 让学生们更好地进入刘章的诗歌世界 。 2019年3月 , 教材《诗韵悠悠话刘章》在承德市校本课程教材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 相关课程被承德市教育局命名为“精品课程” 。 学校经常举行诗歌诵读、赏析、创作课 , 学生们也都尝试着写了不少诗歌 , 有的还发表在报刊上 。 在程世刚的带领下 , 学生们还定期举办赛诗会 , 组织学生到诗上庄研学 。
为了激励学生们写出更多更好的诗作 , 刘福君向学校捐赠诗集 , 并用自己的稿费在学校设立“写作奖励基金” 。 奖励办法规定 , 学生在县、市、省、国家级刊物上每发表一篇作品或者获得相应奖励分别给予50元、100元、200元、300元的奖金 。 这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 。 几年来 , 学生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的习作达100多篇 。 受安子岭乡诗韵文化建设的启发 , 镇里的其他学校也纷纷把《诗韵悠悠话刘章》引入进来 , 开展诗韵文化教学活动 。 刘章曾在诗作《山花赋》中写道:“雪花教我心皎洁 , 栽下诗花不凋谢!”诗歌之花已经在小学生心中深深栽下 , 一定会永不凋谢 。

如今 , 诗上庄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 道路拓宽了 , 原来的单行小路变成了双向水泥路 , 如五线谱般奏响了农家儿女走向富裕的音符 。 中国结元素的路灯一排排矗立在花坛旁边 , 夜晚亮起 , 照亮了所有的诗碑和花朵 。 诗上庄桃源居已经于2018年10月正式落成入住 。 这是落实国家易地搬迁扶贫政策的成功试点 , 可供56户居民居住 。 为了表达诗上庄人要把家乡建成现代桃花源的美好愿望 , 村里人以“福”文化为主题 , 对小区进行了布置 。 在公路外墙 , 以简笔画的形式设计了20组“福” , 每组3“福” , 共60“福” 。 56户门前都刻有一条“福”成语 , 寓意福到各家、家家有福 。 这些“福”字 , 寄寓着诗上庄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
文艺报1949诗上庄:以诗教提振人心
本文插图

诗歌墙
很多人来到诗上庄 , 都会惊叹于这个村庄的建设水准:村里有自己的诗歌馆、书画院、图书馆、文化礼堂 , 以及多个诗歌广场、文化广场 。 这都很费钱 , 这钱从哪里来?诗上庄能有今天的发展 , 乡亲们心里都明白:一是赶上了好时代 , 遇上了党的好政策;二是村子出了很多懂得回报家乡的能人 。 为了刻诗、拓宽河道 , 刘福君投入了大量的资产 , 这是他这么多年在商场打拼攒来的 。 有时候 , 钱不够 , 为了省钱 , 他想尽各种办法 。 比如 , 找外面的雕刻师傅费用太高 , 就让亲戚自学雕刻 , 把刻诗的费用降下来了 。 在刘福君等人不断投入的同时 , 国家打响了脱贫奔小康、建设美丽乡村的攻坚战 。 这为村子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 2016年 , 承德市交通局派来驻村工作组 , 一年时间 , 上庄面貌大变样 。 2017年、2018年 , 承德市文联、妇联、工商联、旅游局继续派驻工作组接力扶贫 , 打造诗上庄 。 在这样的扶持下 , 诗上庄才能这样一步步地走到今天 。
任何事情要办成 , 要讲究可持续性 , 诗上庄的发展如今也走到了这样极为关键的一步 。 无论政府的扶持 , 还是个人的投入 , 都不可能是永久的 , 关键村子自身要有造血功能 。 据介绍 , 在进行大量基础设置建设的过程中 , 本村村民积极参与 , 他们的收入有了提升 。 现在村子成立了“诗上庄文化生态旅游有限公司” , 对后续的发展进行整合、管理;成立了土地流转合作社 , 流转土地一百五十亩 , 村民可以从公司分红;建立了农宅合作机制 , 农民腾出的房屋由公司统一使用 , 农民可以收入租金 。 村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 将来要积极发展相关文化项目 , 加大交通建设力度 , 让更多的人知道诗上庄、来到诗上庄 , 把文化和旅游更好地结合起来 。 同时 , 要加强研学旅游、养老休闲和生态养殖、农产品开发 , 让村民们不用出去打工 , 能够在村子里实现人人就业、共同富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