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进社员村“你话都不会说,以后怎么混社会?” | 真正厉害的沟通高手都做对了哪些事?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你话都不会说 , 以后怎么混社会?” | 真正厉害的沟通高手都做对了哪些事?
本文插图
今天 , 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小心说话” 。
【教育改进社员村“你话都不会说,以后怎么混社会?” | 真正厉害的沟通高手都做对了哪些事?】很多人开口之前 , 都会先想想:我这么说会不会显得我很笨?
我得藏起来!
于是 , 远远看到熟人 , 赶紧绕远路躲开 。
参加聚会 , 不会接茬 , 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
或者开始了骚操作 , 反而越说越错 , 眼睛乱瞟 , 手指捏来捏去 。
这就是社交焦虑 。
为了正经一点聊这个话题 , 壹心理采访了“脱口秀女王”思文 , 打听了一下学会说话的诀窍 。
思文是《吐槽大会》的编剧 , 后来以一段“把夫妻过成兄弟”的脱口秀一战成名 。
本文插图
别看她好笑又大胆 , 现实里 , 她却依然是一个害羞、话不多的人 。
思文的厉害在于 , 她在日积月累中 , 习得了一套沟通表达的方法技巧 。
她的新书《说笑——有效有范儿的表达技巧》 , 很有挑战性 。
我们根本不需要隐藏自己 , “社交自信” , 都在细节处 。
“沟通从来不是拉关系 , 沟通的本质是有效的信息传递”
为什么我们会害怕沟通、害怕社交呢?
一般有几个原因:
觉得自己不会说话 , 情商低;
害怕自己说错话带来不好的后果 , 会出丑 , 迎来别人评判的目光;
怕说了之后 , 遭遇冷场 , 觉得很尴尬……
而造成这些沟通表达的恐惧 , 可能与我们成长过程中遭遇过一定的沟通“负反馈”有关 。
比如在家庭里 , 常常被父母责备是个“不会说话”的笨小孩 , 见到亲戚不会打招呼 , 不会说好听的话 , 甚至一有亲戚来家里 , 就找借口躲在房间不出来 , 时不时骂一句:
“连句话都不会说 , 你有什么用?”
“你看看别人家的XXX , 多有礼貌” 。
在社交活动里 , 自己一说话 , 常常无人回应 , 像一个话题终结者 , 觉得很丢脸 。
慢慢地 , 形成了“我不会说话”的负面认知 。
对于沟通这件事 , 就越来越自卑 , 索性就真的越来越“不会说话”了 。
因为我们会害怕沟通的结果都是不好的 , 是会被评判的、被嫌弃的、充满负担的 , 把一切归咎于“我是个内向的人” 。
在沟通的“负反馈”教育下 , 我们认同了世俗上的“沟通高手”标准:跟谁都能聊得来 , 情商高 , 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 会讨人喜欢……
但思文眼中的沟通高手却不一样 。
“我眼中的沟通高手 , 是那种不是说跟任何人都能聊 , 而是说你跟任何人相处的时候 , 你都能够保持松驰和自然 。 在能够保持自己的情况下 , 再跟别人去做一个交流 , 能跟别人对话” 。
她认为 , 会沟通不等于高情商 , 因为“沟通不仅是沟通感情 , 它最重要的是沟通事情” , 沟通应该对事不对人 , 而不是为了取悦别人 。
从字面意义上说 , “沟” , 是准确、高效地传达信息;“通” , 是让人舒服地接收信息 。
“沟通从来不是拉关系 , 沟通的本质是有效的信息传递” 。
本文插图
不要总是关注别人舒不舒适 , 忽略了自己舒不舒适
沟通看起来简单 , 为什么我们做起来却那么难 , 总是充满压抑、委屈、受挫呢?
因为我们太关注他人的评价、感受 , 而忽略了自己 。
推荐阅读
- 大众医学教育|【每日问答】甲状腺疾病科普知识自问自答
- 威海华图教育|日积月累:中国十大名关
- 苫舢的成长教育思考|孩子有心事为什么不愿意跟你分享?
- 文教育|观点|邓晓芒:不能以“纯学术”来掩饰思想的贫乏和信仰的丧失
- 文学教育|舞与舞者岂能分开——评蔡东的《她》 | 曹霞
- 好好学教育|儿童节 | “你长大想做什么?”“想做小孩”
- 新邦教育|【回顾】5.16日:真正的梦想不是到达终点,而是享受旅途
- 文拓说教育|学习中遇到事情要思考,遇到未知要好奇,多角度思维学会深度思考
- 泽妈|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警惕超前教育,不要揠苗助长
- 萌宝保卫战|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自卑吗?看看这些,你还敢这样教育孩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