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梁鸿:写作就在于想在某一刹那呈现自己 | 访谈( 五 )
采访人员: 如果情节相像 , 但你赋予这个人物不同的意境呢?
梁鸿:我觉得即便这样 , 情节还是不能随便使用 , 肯定是不使用为好 。 已经有了么 , 你再怎么添砖加瓦 , 再怎么改变 , 都是差强人意了 。
04
“在非虚构写作上 , 我们都还在摸索 , 最好的文本很可能还没有出现 。 ”
采访人员: 我一开始不了解你怎么写的《中国在梁庄》 , 想当然以为你是应《人民文学》杂志邀约而写 , 或是你知道其中设有非虚构栏目 , 才有针对性地去写这个题材 , 还真没想到这一切都只是机缘巧合 。 看来我们社会 , 或既有的文学样式发展到这个阶段 , 非虚构写作兴起势在必然 , 你像是准确触摸到了时代的脉动 。
梁鸿:这本书 , 我是自己想写就写了 。 有很多人都问过我 , 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写作冲动?实际上 , 我写这个看似突然 , 其实是已经想了好久了 , 想到一定程度 , 它就写出来了 。 再说 , 我既不想写成小说 , 也不想写成论文 , 那时候我又不知道什么叫非虚构 , 也不知道《人民文学》开设这么一个栏目 , 没有任何范本 , 最后就按自己的想法写成了这个样子 。 我给当时的主编李敬泽老师的时候 , 是十几万字 , 他选载了四五万字 。 李敬泽老师很有慧眼 , 是很棒、很职业的编辑 。 我写了这个东西 , 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 他给放到非虚构栏目里了 , 两者达到了一种契合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图为《中国在梁庄》不同版本封面书影
采访人员: 照这么看 , “非虚构热”算是应运而生的吧 。 这股潮流起来后 , 非虚构写作也一直在争议中发展、壮大 。 你虽然没持续发表非虚构作品 , 但一直在写 , 也应该一直有所关注 。 对这些年非虚构的发展变化 , 有何观感?
梁鸿:对一个文体有各种非议 , 很正常 。 大家都愿意做这个事 , 我觉得很好 。 只有经过充分的、复杂的书写 , 你才能慢慢理清一些东西 。 这个文体还在发展过程中 , 也不是你可以一锤定音的 。 一个文体的成熟是要由诸多文本做支撑的 , 也需要通过很多作家的写作实践去不断完成 。 小说也同样如此 , 你看阎连科和莫言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写作 , 你能笼统地说谁好谁不好 。 我是觉得概念没好坏 , 文本有好坏 。 现在有不少年轻作者在写非虚构 , 这个文体就有希望 , 并且我相信它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文体 。
采访人员: 值得期待 。 但不管怎么说 , 相比西方尤其是美国深厚悠远的非虚构写作传统 , 中国还可以说处在起步或求索的阶段 , 难免存在一些缺陷或问题 。
梁鸿:当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 我们对这个文体能发展到哪一步 , 都没有充分把握 , 我们也不确定这种对世界把握的空间 , 最终能延伸到哪儿 。 我们没有像西方一些作家 , 为写一个题材能追踪调查好多年 , 真正深入到社会肌理中去 。 中国作家相对来说还是不够严谨 , 没有真正去下一些功夫 。 或者说 , 他们对非虚构作品内部该怎样呈现人和社会的关系 , 人和人自身的关系还没有深入的探讨 , 对它的边界在哪 , 也还没有深入探讨 。 我觉得我们不需要急于下定论 , 说它成功还是失败 , 这都需要一个过程 , 很多东西还只是刚刚开始么 。
采访人员: 是这样 , 也可能是因为这样 , 我偶尔读我们作家写的非虚构作品 , 觉得对比西方作家同类创作 , 在叙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上要逊色不少 。 像何伟的“中国三部曲” , 尤其是《寻路中国》 , 给我感觉浑然一体 , 叙事非常完整 。
推荐阅读
- 娱人小美鱼|痛失陈百强,错嫁许晋亨,何超琼坐拥一切,唯独缺了爱情1234写作最后:
- 正念|【王君青春语文专栏】保持正念,就地取材:日记写作经典法则
- 读者|Essay写作开头一般有哪些讲究?
- 李老太太|在公职类考试中,文章写作如何破题?
- 女人|心理学:让男人对你持续“上瘾”的秘密,就在于“坏”一点
- 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谢冕小辑 | 张志忠:谢冕先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 冰哥笔记|儿时的写作梦
- 葛欣阅读写作|免费阅读打卡《书虫的城市》第一章,做快乐小书虫!
- 连赛男出版小说|创作小说的3要素缺失,是写不好小说的来源,不懂就别写作了如何构思一部小说,需要具备这三要素,否则越忙越崩溃
- 创意写作皮特TB|未来,你可能只有这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