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梁鸿:写作就在于想在某一刹那呈现自己 | 访谈( 六 )
梁鸿:何伟他们有一个非虚构传统 , 他们的非虚构写作有自己的模式 , 但也有问题 , 不应该完全模仿 。 对我们来说 , 非虚构写作还刚开么 , 一切都还比较新鲜 。 当你用一个开放的心态来看 , 你会发现中国的非虚构非常有活力 , 写作的形式非常多样化 , 即便是看着清新、清浅 , 也显得活力十足 。 而已经成熟的文体 , 可能很优雅 , 很完美 , 但没有朝气 。 我是觉得在非虚构写作上 , 我们都还在摸索 , 最好的文本很可能还没有出现 。 在某种意义上 , 对于非虚构写作而言 , 这是一个好时候 , 漫长的摸索的过程 , 它还有许多创新的可能 , 也还有很多未知的空间 。
采访人员: 那倒是 。 我想要是国内已有那么一个传统在前 , 《中国在梁庄》或许会换一个写法 。 除开头两章、最后一章外 , 这本书其他几章主要是挨个写人物 , 倒像是沿袭自《史记》里的列传体 , 当然这些章节归总到一起 , 又有整体感 。
梁鸿:对 , 那也是结构的一部分 , 我写这部书前面没有模板 。
本文插图
采访人员: 也就是说 , 你写的时候也没参照过西方非虚构文学的经典著作?
梁鸿:没有 , 我回避那样的写作 。 要是参照他们的话 , 我首先就得把“我”去掉 , 但就像我们前面说的 , 在“梁庄”里面 , 我舍不得去掉“我” , 因为“我”在里面有它的价值 。 我觉得 , 在西方文学体系里面 , 非虚构相对严谨 , 它要求作者情感不能太主观 , 数据啊什么的 , 都要有明确的出处 , 包括整个形态都有规定性 。 他们的非虚构也更倾向于社会调查、政治调查那种 , 也就是关注大的社会问题 , 有比较强的社会学倾向 , 虽然文本里面也表现出文学性 。 当年《中国在梁庄》也是先写了 , 才被认为是非虚构 , 也是从这里开始 , 我才琢磨非虚构这个文体 , 之前也没怎么看这方面的书 。 后来我去研究了《纽约客》里面的长篇特稿 , 有太多人都很推崇 , 它的模式化非常鲜明 , 有自己的一个套路 。 但我还是觉得 , 如果非虚构作为一种写作文体的话 , 更应该多一点点文学上的新的可能性 。
05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 , 怎样让你的代言更清晰 , 更准确 , 更具有开放性 , 这才是真问题 。 ”
采访人员: 既然叫非虚构文学 , 多一些文学层面的探索 , 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 当然 , 我对技术操作层面也比较感兴趣 。 《中国在梁庄》涉及大量采访 , 你在书里除叙述外 , 也穿插了不少采访实录 。 仅仅是整理录音 , 工作量就不小了 。
梁鸿:这两本书全部都是我一个人完成 。 我觉得 , 人物自述部分基本上都是用的方言 , 这也是其中最好的地方 。
采访人员: 你采访的是老家人么 , 你和他们多半是用方言交流 。 你怎么在写作中把方言转换为普通话 。 估计有些方言 , 你在普通话里 , 都找不到对应的词汇 。
梁鸿:确实是经过很多转化的 , 也可能转化后方言没那么标准化 , 但如果我不转化 , 我就写不出来 。 我总得表达出那么个意思 , 让别人看懂吧 。 所以 , 我不可能用原汁原味的方言来写 , 那样书写都没有可能 。 有一次 , 有人就说非虚构 , 应该写原生态生活 , 我觉得这是瞎扯 , 你怎么可能做得到?还有人说 , 你凭什么为别人代言?我说 , 既然文学的书写不可避免 , 譬如为农民代言 , 既然他们没能力 , 也没机会自己发言并为自己争取权利 , 那质疑你该不该为他们代言 , 就是个伪问题 。 我们应该思考的是 , 怎样让你的代言更清晰 , 更准确 , 更具有开放性 , 这才是真问题 。
采访人员: 恐怕还会有好钻牛角尖的人反驳说 , 你征求过农民的意见了吗?他们同意你替他们代言吗?他们又没有授权 , 他们只是被代言嘛 。
推荐阅读
- 娱人小美鱼|痛失陈百强,错嫁许晋亨,何超琼坐拥一切,唯独缺了爱情1234写作最后:
- 正念|【王君青春语文专栏】保持正念,就地取材:日记写作经典法则
- 读者|Essay写作开头一般有哪些讲究?
- 李老太太|在公职类考试中,文章写作如何破题?
- 女人|心理学:让男人对你持续“上瘾”的秘密,就在于“坏”一点
- 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谢冕小辑 | 张志忠:谢冕先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 冰哥笔记|儿时的写作梦
- 葛欣阅读写作|免费阅读打卡《书虫的城市》第一章,做快乐小书虫!
- 连赛男出版小说|创作小说的3要素缺失,是写不好小说的来源,不懂就别写作了如何构思一部小说,需要具备这三要素,否则越忙越崩溃
- 创意写作皮特TB|未来,你可能只有这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