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农桑:之六,晒稻子

十七、晒稻子 , 归仓稻子在稻田里割倒 , 无论晒得多么干;扬场扬好的稻粒 , 还都很潮湿;并不能立即运回家里归仓 。 再下来 , 就进入收获的最后一道工序:晒稻子 。晚秋时分 , 半上午以后至半下午时段 , 阳光还有一定温度 。 吃罢早饭 , 等露水退去 , 就到场上来 , 把成堆的稻粒平摊开来 , 用木揿搅成小行 。 每过个把小时 , 再搅一遍 。 正午时分 , 更要勤搅 。每次搅稻粒 , 小行正对的方向 , 顺着太阳光直射角度的变化而不停变化 。 傍晚将要起露水 , 再把稻粒收成堆 , 用稻草笼苫了 , 以防止露水浸湿 。晒稻子 , 需要一个多星期 。 而晒蛮稻、就是碾糯米的那种稻子 , 则多需要十天左右 。 晒干的程度 , 以搅稻粒时能不能见到一些米粒为准;就是说:搅稻粒时 , 倘若搅出米粒 , 说明稻粒确实晒干了 。归仓前 , 稻粒必须晒干 , 不然就会发霉 。 因此 , 晒稻子的最后一战 , 自然也很重要 。 这段时间 , 几乎家家在场角有用稻草搭起来的一个小草庵;到晚上 , 就派一个人睡在小草庵里 , 看守自家粮食 。早先时代 , 各生产队都设有本队的场房和场官;用于堆放工具 , 看守粮食 。 晒稻子的一个多星期 , 小孩晚上在场上捉迷藏 。 玩累了 , 就睡在草庵 。 有胆大开放的男女青年 , 会生出恋爱故事或情爱新闻;我们姑且称之为收获之恋 。十八、碾米、捞捞饭稻子晒干 , 灌进袋子窝一阵 , 就可以掮到碾房碾米 。 稍大的村子 , 基本上都有本村的碾磨坊 。 早在民国时代 , 草邨就有水磨和水碾 。 建国多年后通了电 , 就有了机电碾磨坊 。 但碾磨设备 , 都很简陋 。碾米的时候 , 先在电碾子上初步脱粒;进一步分离米和糖 , 主要靠手摇扇车、簸箕、筛子等农家器具 。 这些家伙 , 我有记忆 , 小时候见大人使用 , 自己并不十分会操作 。 如此简陋的工具 , 无论怎样努力细作 , 总难免米中残存有砂粒 。家乡人对付米中的砂粒有两种办法:一是淘米前 , 像澄金子那样:用大盆小盆互倒 , 把米中的砂粒澄出来;叫澄米 。二是吃米饭的办法 , 与现在有所不同:锅中先添足水 , 烧开后把米倒进去煮两煎;七八成熟的样子 , 再用笊篱边浪边捞 , 把米饭捞进盆;如此以来 , 砂粒就沉在汤里 。然后 , 把米饭盆架在锅杈上 , 用慢火蒸十来分钟即可 。 这种办法蒸的米饭 , 很筋道、很好吃;我们称为:捞捞饭 。 自然 , 煮米饭的汤还可以喝;在米饭汤撒两把苞谷糁 , 熬成粥更好喝 , 简直是天上玉浆 。等到九十年代初 , 出现比较高级的一次性电动碾米机;可以直接把稻谷中的砂粒处理掉;再不用受这些麻烦;新式电动碾米机 , 碾米很干净 , 直接可以在电饭锅里做 。十九、整布叶、麦稻产量及其它沣河流域 , 田地肥沃 。 早先的困难年代总不至于受饿 。 分田到户后 , 农民勤耕细作 , 家里多余的粮食根本吃不完 。以八三年大丰收为界 , 沣河流域上游一带的村庄 , 水稻平均亩产量都可以达到或超过四担;担 , 或称:石;一石稻子二百斤;四石 , 就是800斤左右 。 种庄稼的好把式 , 有时还能达到五担 。那些年 , 父亲管理庄稼特别精心 , 家里连承包地总共不到八亩 , 某年打下将近四十担干稻子 。 这就意味着:秋季的净亩产量 , 超过了千斤 。 因此 , 父亲受到镇政府和县农业局的表彰 , 并有广播专稿宣传 。接着 , 父亲又办起当地最早的小企业:水泥钢筋预制厂 , 家里很快盖起楼房 。 其实 , 当地许多农家人 , 倒并不在乎住不住楼房 。 老式砖瓦结构的土房 , 只要是新建的 , 住起来冬暖夏凉;比水泥钢筋的楼房受活得多 。当地农户 , 之所以接二连三盖水泥楼房 , 主要是因为:有了水泥地面的院子和水泥面的房顶 , 晒粮食就方便很多 。 某年秋忙后 , 恰好碰上连霪雨;盖了楼房的人家 , 晾稻谷的地方很多;因雨前很快在院子晒掉大水分;这些人家的稻谷 , 就没有发霉 。发霉的稻谷重新晒干 , 仍然可以碾米 , 但吃起来肯定不香 。 因此 , 乡村许多人家后来陆续都盖起楼房;以便晾晒粮食 。过了几年 , 在县城边读中学;曾把县城和街道的居民同学带去家里玩 。 他们无意中发现我家楼上的粮食仓库;先是吃惊羡慕 , 接着念叨起居民买粮吃的艰辛 。唐都浪子《草村产业纪事》之:务水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