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灌木与乔木茶的比较
茶叶绿色生产模式 , 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植保、加工、营销、品牌等各个领域 。 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思想 , 集成生物技术 , 为复兴国茶产业而努力 。
文章插图
摘 要 在灌木茶树留养改造形成乔木茶树的过程中 , 出现了改造中的灌木茶、乔木茶以及改造后的乔木茶三种类型的茶树 。 本文对不同季节的上述三类茶树加工的晒青茶叶的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 。 应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晒青茶的各内含成分含量 , 与灌木晒青茶比较 , 改造形成的乔木晒青茶的氨基酸含量提高 , 多酚含量降低 , 苦涩度降低 , 部分抗氧化活性指标提高 , 表明灌木茶树留养改造成乔木茶树 , 能够提高晒青茶品质 。
【#茶叶#灌木与乔木茶的比较】前期部分学者研究发现 , 栽培模式对茶叶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如巩雪峰研究发现林茶复合栽培和大棚茶园能够提高茶叶品质;肖正东发现茶园间种银杏或板栗可提高茶叶水浸出物、咖啡因、氨基酸含量 , 降低茶多酚含量 , 提高茶叶品质;杨海滨报道茶-马尾松、茶竹间作模式 , 能够提高绿茶品质;叶晶等人研究得出茶-柿间作可以提高茶叶水浸出物、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余冬研究发现伞状或球形状茶树模式能够提高茶叶品质 。 另外 , 王晶发现古树茶口感比原生茶(荒野茶)好 , 原生茶口感好于台地茶 。 本研究发现的茶树栽培模式是将灌木型茶树改造成乔木型茶树 , 市场上一般认为乔木茶品质高于灌木茶 , 经查阅文献 , 未见针对茶园改造中形成灌木型、乔木型和改造后的乔木型茶叶品质比较研究 。 本文追踪调查云南省普洱市某灌木茶留养形成乔木茶生态茶园的改造情况 , 并分别采摘鲜叶加工制备晒青茶 , 测定晒青茶生化成分、抗氧化活性 , 结合感官审评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模型比较灌木茶、乔木茶的品质差异 , 为灌木茶留养形成乔木茶生态茶园的改造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 。
文章插图
结果与分析
1
茶园及茶树植物学特性调查
本文调查的茶园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 , 2010年开始改植为过渡型茶园 , 2015年改造为乔木茶园 。 两类茶园均位于向阳坡地上 , 海拔在1880m左右 , 年均气温在17℃左右 , 降水量1200~1800mm 。 茶园土壤为疏松潮湿的松沙腐质土壤 , 土层深厚 。 茶园内植有香樟、三角枫等遮阴植物 , 地上植物丰富 。 所调查的A1、A2、B三种类型的茶树中 , A1、A2型属小乔木型 , 基部主干明显 , 主干直径10cm以上 , 树高3m以上 , 呈直立、半开展状 , 株间距较大;B型茶树属灌木型 , 主干不明显 , 树高1m左右 , 呈开展状 , 株间距较密集 , 每亩B型茶树株树分别约为A1、A2型茶树的14倍 。 三种形态的茶树冠幅由B、A2、A1呈现依次增大的趋势 , 经过改植后的茶树叶片面积有所减小 。
文章插图
2
晒青茶感官审评
感官审评结果见表2 , 发现本研究制备的样品均具有晒青茶的典型特征:外形条索紧结、肥壮 , 黄褐匀整;汤色黄绿明亮;香气为清香;但乔木茶相较灌木茶 , 滋味更鲜爽 , 灌木茶滋味稍苦涩 , 且乔木茶的香气较之灌木茶清香更加持久 。
文章插图
3
茶叶生化成分
各晒青茶样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咖啡碱等化合物含量见表3 。 春季样品中 , 灌木茶的C、EC、矢车菊、天竺葵色素和杨梅素、槲皮素、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 , 以及氨基酸各组分的含量均显著低于乔木茶(p
推荐阅读
- #名茶#全表格记录中国茶学知识
- 「丸子可乐茶叶蛋」自制苹果派(教你一道外酥里嫩、好吃过瘾的美味小吃)
- #茶叶#战疫情,茶产业当把“粉”擦在“屁股”上!
- 【丸子可乐茶叶蛋】秘制三杯鸡(教你一道香糯有味、好吃过瘾的风味美食)
- 「鸡蛋」被称为“奢华小食”的茶叶蛋,做法好有讲究啊,不是随便就能做
- [茶叶蛋]被称为“奢华小食”的茶叶蛋,做法好有讲究啊,不是随便就能做
- #上盆#假活桩的抢救
- 『茶叶』不当茶叶“愚人”,一起明“茶”秋毫
- 一杯清茶话养生■茶叶除口臭吗茶叶含有茶多酚
- 「毛峰」小南带您了解正宗黄山毛峰茶叶有哪些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