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阮籍看魏晋士人精神世界:放浪形骸的背后,是对儒家信念的坚守

【「」从阮籍看魏晋士人精神世界:放浪形骸的背后,是对儒家信念的坚守】叶梦得在《避暑录话》、《石林诗话》两书中似对阮籍甚是不满 , 以其为晋文帝从事中郎 , 尤其是为公卿作劝进表一事 , 推说阮籍不该“论于康前” , 并言其与司马氏有最附之嫌云云 。
笔者以为 , 阮籍作劝进表 , 虽然有损于名七之“风骨” , 然其之所以作劝进表亦是实非得以 , 况且以此一事而言“籍忍至此 , 亦何所不可为”未免有以偏盖全之嫌 。这里试将对此及阮籍之出仕与入仕问题加以探索 , 略成拙见:
「」从阮籍看魏晋士人精神世界:放浪形骸的背后,是对儒家信念的坚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礼法的言行转变和心灵上的崇尊礼法
阮籍 , 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 卒于魏元帝四年(公元263年) 。他出生于世代业儒的大家族 。其父亲阮踽是汉末著名的学者蔡邕的学生 , 于文学上颇有成就 , 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 , 与曹丕交往甚密 。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 , 阮籍自幼便勤奋好学 。“阮籍幼有奇才 , 八岁能属文 , 性恬静 。”阮籍对礼法的态度可从两个方面分析:
「」从阮籍看魏晋士人精神世界:放浪形骸的背后,是对儒家信念的坚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首先 , 阮籍三岁时(公元212年) , 其父阮踽不幸去世 , 这给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 。但曹魏政府对阮籍母子仍予以照顾 , 阮踽生前的一些朋友同样对阮籍母子加以周济 。这对阮籍的成长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即便出于感恩 , 阮籍对于曹魏集团、对于儒学也应有所偏倾 。阮籍少年时代好学不倦 , 十多岁时即有济世之志 , 饱读儒家经典 。为其以后对礼法的崇拜打下了基础 。
其次 , 青中年时期的阮籍于礼法的态度开始转变 。“魏晋时代 , 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 , 而实在是毁坏礼教 , 不信礼教的 。表面上毁坏礼教者 , 实则倒是承认礼教 , 太相信礼教 。因为魏晋时所崇奉礼教 , 是用以自利 , 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 , 如曹操杀孔融 , 司马懿杀嵇康 , 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 , 但曹操司马懿不过将这个名义 , 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 。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 , 亵渎了礼教 , 不平之极 , 无计可施 , 激而变成不谈礼教 , 不信礼教 , 甚至反对礼教 。——但其实不过是态度 , 至于他们的本心 , 恐怕倒是相礼教??”(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
「」从阮籍看魏晋士人精神世界:放浪形骸的背后,是对儒家信念的坚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阮籍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中 , 在叹嗟自己生不逢时 , 宅有济世之志的同时 , 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 , 关注着曹魏政府的命运 。少年宏志 , 饱读儒学经典的阮籍 , 本就性情孤傲 , 面对曹魏的无能荒淫与司马氏的残暴无信 , 所谓的“礼” , 所谓的“孝” , 所谓的“忠”从此成为云烟 , 遂与诸贤作“竹林”之游 。
然而这并不能说阮籍骨子里即“不信礼教 , 甚至反对礼教”(鲁迅语)了 。正如鲁迅所说:“他们七人中差不多都是反抗旧礼教的 。”叔嫂作别 , 他反的是“男女授受不亲”:遭丧却饮酒吃肉 , 神态自若:“临到安葬其母时 , 蒸一肥豚 , 饮酒二斗” 。表面上行为上的放浪不羁换来的是血的见证!何等的心力交瘁!宗白华先生赞阮籍道: “他拿鲜血来灌溉道德的新生命!他是一个壮伟的丈夫 。”
「」从阮籍看魏晋士人精神世界:放浪形骸的背后,是对儒家信念的坚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