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币改革入手,漫谈“熙宁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纵观人类历史 , 当一个政权发展到一定阶段均会遭遇内外交困、统治力阻滞不前的状况 , 最后的解决方法多为两类 , 一为执政者及时进行改革 , 改革所带来的结果也存好坏之分;另一个则是政权外部势力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权力渗透进而取而代之 , 这类方式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旧政权的消失与一个新政权的出现 。
依据国内大部分学者的观点 , 在我国上下五年内的历史洪流中 , 存在过二十六个朝代 , 而各朝各代统治者所进行的大小改革次数因数量过巨难以被具体罗列出来 。由此可见 , 改革仍是各朝代摆脱统治困境的主要方法 , 本文所要讲述的便是备受后世争议的“熙宁变法” 。
【】从货币改革入手,漫谈“熙宁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熙宁变法场景引言
司马光所著《涑水记闻》有言:及将北征 , 京师喧言 , 出师之日 , 将策点为天子 。故富室或挈家远避于外州 , 独宫中未之知也 。
宋太祖赵匡胤于陈桥黄袍加身称帝建宋后 , 为防止麾下武将效仿黄袍加身之事 , 决定“杯酒释兵权” , 并定下重文抑武的立国之基 。及至北宋中期 , 朝内文官士族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 , 官官相护致使官僚主义盛行 , 各方势力为培植羽翼纷纷拉拢、提拔地方士族成员 。
对于这一乱象《廿二史札记》如此记载:“班仅庶僚 , 非有殊迹 , 亦被横赐 。”从中受益颇丰的地方士族转而以这些从官的士子作为靠山 , 加速其土地兼并的步伐 , 使得底层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许多青壮年不堪其苦纷纷选择投军以避免各项赋税与差役 , 宋朝国内军队人数迅速上升 , 由此带来的则是巨额的军费开支 。
【】从货币改革入手,漫谈“熙宁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朝繁华景象
《张载集》一书有文如下:“养兵之费 , 在天下据七八 。”俗话说 “多而不精” , 尽管军队人数庞大 , 但是军队士兵素质的高低与战力却并未与人数成正比 , 北宋文人苏瞬卿与宋祁曾言;游嬉于廛市间 , 以鬻巧绣画为业 , 衣服举措不类军兵;卫兵入宿 , 不自持被 , 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 , 而雇人荷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北宋军队内军机不严已至普通士兵目无军法的地步 , 指望这样的士兵守家卫国显然已是无稽之谈 。
国家财政支出已至举步维艰的地步 , 培养出的却是只会拉帮结派、空谈国事的文人 , 养的竟是只会欺负平民、目无军纪的散兵 。农民起义的青苗如雨后春笋 , 官民的矛盾好似婆媳难容 , 宋朝江山大厦已有将倾之势 , 改革刻不容缓 。
【】从货币改革入手,漫谈“熙宁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宋朝官员的娱乐改革前夕
谈及王安石 , 后世文人对其多是称赞之声 , 王安石年少便已成名 , 被当时的文学大家欧阳修和曾巩所器重 。考中进士后 , 王安石开始踏足北宋官场 , 在见到沉积已久的北宋顽疾后 , 王安石痛心不已并写下“念往昔繁华竞逐 , 叹门外楼头 , 悲恨相续......至今商女 , 时时犹唱 , 后庭遗曲” 。对于北宋表面存在的日益严重的问题与暗潮涌动的起义势力 , 不被重用的王安石只得空怀一腔改革热血 , 孤望江陵长叹 。
随着新皇帝宋神宗的登基 , 事情迎来了转机 。熙宁元年 , 神宗召见王安石并亲问:“当今治国之道 , 当以何为先?”王安石曰:“以择术开始” 。而后王安石在上疏中称:变风俗 , 立法度 , 方今所急也 。凡欲美风俗 , 在长君子、消小人 , 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 。至此 , 登基便励精图治的宋神宗正式拜王安石为相 , 命其支持改革事宜 , 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正式开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