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减量
临床上亦可能需要逐渐减量 。如考虑到病情较重,发展较快,为了立即遏制病势,治疗伊始就必须用足够大的、超常规的服量 。待到病势缓解之后,即逐渐减少服量 。再有一种情况是在使用有一定毒性的方药时,获效以后要逐渐减量,甚至停药 。毒性越大,减量或停药越要早,此道理从《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不尽,行复如法” 即可领悟 。
一日之中,也需要采用逐渐减量的方法,如《备急千金要方》说:“凡服汤法,… …一服最须多,次一服渐少,后一服最须少,如此即甚安稳” 。此外,在疾病基本痊愈以后,即逐渐减少服量,目的是为了巩固疗效,防止反复,是为善后之法 。
累积获效
正确的治疗一定会产生疗效,但并不总是立即产生疗效 。作为临床医生,不要没有见到明显效果就增量,也不要没有见到明显效果就更方,如果确信辨证与处方用药无误,那就应该守方;经过一段时间,作用一点一点累积起来,就会出现显著的效果直至痊愈 。
比如丸者缓也,有些病例服药多日也未出现明显效果,即使加大服量,还是不能显效,正如《备急千金要方》所言:“常须加意重复用药,药乃有力” 。这是因为疗效的产生既需要合适的方药剂量,也需要足够的作用时间,因为身体机能、结构的变化都需要足够的时间 。
众所周知,提高温度不仅不会缩短鸡蛋孵化的时间,而且只能导致孵化失败 。再者,本文前面讨论“以知为度”时,提到“知”是指患者感知到的身体对所服药物的积极反应;“知”有二个层面,第一是细胞感知,然后才是大脑感知 。从细胞感知到大脑感知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一个量的积累和传导的过程 。所以,未“知”并非无“知” 。
小结
中医药的疗效是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讨论中医药疗效问题时,大多数人往往从辨证准确性、处方用药水平、中药质量等方面去考虑,而对服法和服量的问题重视不够,甚至视而不见 。现在从城市到农村,中药汤剂似乎都是煮1或2次,日服2或3次;煎药机的应用给患者带来了方便,但不论何种病情及方药,皆为一次煮取,日服2次,门诊和住院患者都是如此,效与不效,几乎不从服法和服量上寻找原因 。若把古人经验与今日做法相对照,该有多少问题值得深思?
推荐阅读
- 枸杞的功效和作用你必须知道的
- 冬季饮食的主要原则应该是什么?这四点是冬季饮食必须遵守的
- 吃水果让皮肤变好 你必须多吃这些水果
- 腐乳对健康是好是坏?关于腐乳你必须知道的四件事
- 海尔冰箱温度怎么调?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玉入门必须知道的干货,别再被忽悠了!
- 运动|减肥时怕出现反弹,掌握这5个正确方法,或能避免反弹的情况
- 金刚菩提|玩金刚菩提,这七个问题,你必须先搞清楚!
- |真正做好领导者,必须具备三个特质,你知道吗?
- 抖音账号运营的7个必须知道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