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艳玲:必须掌握的方剂剂量( 三 )


5
方药服量控制
从张仲景的著作以及宋代医家的经验均可看出,对于方药服量的控制是临床取效的重要一环 。古人对于方药服量的控制是既讲原则,也讲策略和灵活性 。服量控制的总原则是随证施量 。所谓随证施量,就是根据病证和症状的轻重,施用相应的药量,医生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患者体质、年龄等因素,对服量进行调整 。病情有轻重,禀赋有厚薄,年龄有老幼,宜区别对待 。证重量重,证轻量轻 。《备急千金要方》说:“病轻用药须少,疴重用药即多 。”
临床要以服药反应为指示,逐渐调整服量,以保证量与证相宜,把握最佳的个体化服量 。我们认为,临床控制方药服量有5个基本原则,即以知为度,中病即止,逐渐增量,逐渐减量,累积获效 。
以知为度
调整方药服量的一个原则是“以知为度”,其中“知”是指患者感知到的身体对所服药物的积极反应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以服药后出现或小便通,或大便利,或腹中温,或患者自我感觉到的其他体内变化为“知”,如麻子仁丸“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以知为度的“度”是一个调整服量的度,而不是停止服药的度 。
医者根据这个知度,可能适当增加或减少服量,或者把服量维持在原有水平 。如服理中丸,初服一丸,若“腹中未热”,是尚无知应,即增加服量,“益至三、四丸”,至患者腹中出现温热的感觉,即应维持这一服量,直至疾病痊愈 。
中病即止
中病即止的原则主要针对峻烈之方而言,多为汗、吐、下等祛邪之剂,根据方药作用的预期结果,或得汗,或得吐,或得利下,即停止服药,以防过剂伤正 。如栀子豉汤“得吐者,止后服”;大陷胸汤“得快利,止后服”;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若更衣者,勿服之”;牡蛎泽泻散“小便利,止后服” 。如未遵循中病即止的原则,就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大青龙汤应“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得汗后仍继续服药,则可能“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 。
“中病即止”与“以知为度”是有区别的 。“知”是病情好转的初步反应,原来的治疗仍需继续,服量可能维持不变,亦可能需要增量或减量 。攻邪之药,峻烈之剂,对疾病的作用犹如打击,击中目标,轻者曰“知”,重者曰“中” 。打击重者,病去大半,则为“中病”,应当即停药,谨防过剂伤正 。
例如,含乌头的方剂需把握“以知为度”和“中病即止”两个原则,这是由于乌头的有效量和中毒量较为接近的缘故 。如乌头桂枝汤“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 。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患者对乌头的反应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为了安全用药,初服量宜小,密切观察药后反应,采用小剂量试探性加量,加量遵循“以知为度”的原则,“知”的标准是“如醉状” (瞑眩反应),如唇、舌、肢体麻木,甚至昏冒目眩,但脉搏、呼吸、神志等方面无大变化,即为有效之征 。
若服药后出现剧烈呕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脉搏间歇等,甚至昏迷,则为中毒反应,应当即停药 。已“知”应继续服药,“中病”即当停药,或改服其他药 。
逐渐增量
逐渐增加服量的依据主要是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如果确认辨证与处方无误,但是效果不明显,这时可以考虑增加服量,而且应该逐渐增加,而并不是陡然大增 。“逐渐增量”和下述“逐渐减量”皆可视为以知为度原则的细化 。
逐渐增量可以通过直接增加处方用量实现,亦可通过缩短服药间隔时间来实现 。如《伤寒论》桂枝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如果病情较重,可以采用昼夜连续服2或3剂(6~ 9升)6或9次的方法 。再如《金匮要略》乌头桂枝汤,采用“小剂量递增”的服法,“初服二合 。不知,即服三合 。又不知,复加至五合” 。这种服法既能治病,又能保证服药的安全性 。
又如乌头汤,乌头用量较大(5枚),煮取药液不到2升,为确保安全,初服仅7合,“不知,尽服之” 。若患者服药后无不良反应,说明当前剂量是安全的 。在这种情况下,即可加大第二次服量到1.3升 。乌头汤与乌头桂枝汤的服法虽然不同,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使用有一定毒性的方药时,尤其需要注意逐渐增量原则 。如《神农本草经》曰:“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是极审慎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