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两位将领 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名将谁功不可没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到唐太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 。在历史学者看来,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 。到了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 。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 。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
说到平定安史之乱的唐朝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郭子仪 。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收复两河(河北和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 。自此之后,郭子仪南征北战,为消灭安史之乱的叛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是,对于另外一位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李光弼,却没有获得郭子仪一样的知名度 。对于李光弼来说,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的战功,可谓完全不输郭子仪 。
【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两位将领 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乱过程中名将谁功不可没】一
首先,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 。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辅佐广平王李俶收复两京,迁司徒,册封代国公 。乾元二年(759年)五月,郭子仪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去职赋闲 。宝应元年(762年),郭子仪平定河中兵变,册封汾阳郡王 。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 。基于此,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当然,对于郭子仪的功绩,在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已经有所体现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和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则没有获得同样的名气 。以下,笔者就来重点说一说李光弼这位唐朝名将 。
二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 。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其后,李光弼与郭子仪又率领唐军在嘉山(今河北曲阳东)与叛军决战,大破叛军,斩首四万级,俘一千余人、战马五千匹 。
文章插图
嘉山之战后,李光弼想趁势攻取叛军的老巢范阳郡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李光弼完全有机会在安史之乱的初期,就给安禄山的叛军致命一击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在李光弼取得大胜的时候,潼关失守,长安沦陷,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皇帝逃奔蜀地,人心惊骇 。在此背景下,李光弼直捣黄龙的计划,自然是无疾而终了 。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的唐肃宗遣使追命郭子仪和李光弼赶赴灵武 。
三
自此之后,李光弼和郭子仪一样,开始接受唐肃宗李亨的命令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叛军史思明、蔡希德等发兵十万进攻太原,并企图占领太原后,由北道夺取灵武 。因此,太原之战的走向,直接关系到唐朝朝廷的安危 。结果,趁着叛军内讧的机会,李光弼主动出击,斩杀7万叛军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太原之战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中,第一次重大胜利和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典型战例 。
在太原之战中,李光弼充分发挥了指挥才能,此战为后来胜利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肃宗李亨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十万大军讨伐安禄山之子安庆绪 。但是,出于对武将的防备,唐肃宗李亨派遣宦官鱼朝恩来制衡李光弼等人 。对此,在笔者看来,宦官对于武将的掣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唐军的作战能力,从而推迟了安史之乱结束的时间 。
四
最后,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唐肃宗夺剥夺郭子仪兵权,命李光弼接替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率五百亲兵赴洛阳,统帅朔方军 。上元二年(761年),李光弼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次年又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以功进封临淮郡王 。到了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功,获得了唐朝朝廷的认可和肯定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李光弼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因此愧恨成疾,终于广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 。
推荐阅读
- 一块巧克力的重量 世界上最恐怖的巧克力
- 一副猪肠有多少米 一根香肠的重量
- 从孟子儒家思想,看思想家对人性的解读 孟子的人性论
- 梦见自己茅房大便,茅坑都是大便 梦见很脏的茅坑很多恶心的屎
- 自制糖桂花的做法 桂花糖的做法
- 红茶的历史起源简单介绍
- 红茶的历史起源
- 红茶的历史简介
- 红茶的历史渊源
- 红茶的历史来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