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首选不是活血化瘀,更不是阿司匹林

据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研究显示 , 我国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风 , 第二是缺血性心脏病 , 第三是肺癌 。
作为头号杀手 , 中风在中国的风险率达到了39.3% 。 相当于每10个国人 , 就可能有4人患上中风!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 , 以及无法避免的功能退行性疾病 ,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 又如同鬼魅 , 不知藏于何处 , 也不知何时会扑上来 , 难免令人如芒在背 , 谈之变色 。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首选不是活血化瘀,更不是阿司匹林文章插图
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这些病固然可怕 , 但若知己知彼 , 也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做到可防可控 。
当然 , 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建立在健康的生活习惯之上 , 这一点无需赘言 。
不过对于更多的人而言 , 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很难做到的 , 因为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是无法预期、无法左右的 , 这就更需要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 进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健康调理方案 , 以期尽可能的调整到健康状态 。
今天聊一聊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
在现代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中 , 活血化瘀是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主旋律 。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首选不是活血化瘀,更不是阿司匹林文章插图
现代医学认为 , 无论是脑梗还是心梗 , 其中重要的病理学特点就是:血栓 , 对抗血栓也成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 。
这其中最为常用的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是:阿司匹林 。 而当病症严重 , 阿司匹林的力量不够时 , 还要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双抗”血小板凝聚 。 无论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防御还是二级防御 , 阿司匹林都被广泛应用 , 其龙头位置无可撼动 。
采用西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最基本、最普遍的治疗方式 。
而在预防阶段 , 或是病症平稳阶段 , 很多人也倾向于采用中医药的治疗方式 。 中医药同样重视瘀 , 且几乎所有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都是围绕活血化瘀而进行 。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首选不是活血化瘀,更不是阿司匹林文章插图
补阳还五汤
对于更多的非医学专业人士而言 , 对于专业医生的学术理论、思维方式和治疗方法几乎是无法改变和左右的 。 而我们需要做的 , 是在预防、或在正规治疗之外的辅助治疗上要有正确的思路和合适的方式 。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 并会为之采取很多的防范措施 , 有很多是正确的、值得效仿的 , 也有不少是不尽合理的 。
三七、黄芪、水蛭、地龙、藏红花、丹参等中药饮片被大力推荐;鱼油、磷脂等保健品曾风靡一时;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被传为神药;还有网络上难以计数的偏方验方 , 甚则纳豆、辅酶Q10等洋货也大受追捧 。
这些方式方法合理吗?正确吗?而又如何才能更好的活血化瘀 , 少走弯路 , 少花冤枉钱呢?
这需要对瘀有更深刻的了解 。
但 , 瘀到底从何而来呢?
答曰:瘀从寒而来 。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首选不是活血化瘀,更不是阿司匹林文章插图
真武汤
不用中医专业术语解释 , 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人体偏热 , 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加速、流畅;如果人体偏寒 , 人体的新陈代谢则会减缓、沉积 。
所以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要远高于夏季 , 凌晨寒气最盛的时段发病率要高于其他时段 , 就是这个道理 。
对人体而言 , 寒之伤害比热之伤害要强百倍 。 盛夏烈日下活动一个小时也不会有大问题 , 但寒冬北风凛冽 , 着装稍有不慎 , 三分钟身体就会出现不适 。
中医常见的活血化瘀方式有:益气活血化瘀、行气活血化瘀、化痰息风活血化瘀 , 温阳活血化瘀等 , 并随之有相应的中药和方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