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长期卧床,皮肤生了褥疮,怎么办?


老人长期卧床,皮肤生了褥疮,怎么办?文章插图
老年患者在居家或养老院的照顾过程中 , 有时会出现皮肤破损 , 产生压疮 。
压疮又可以称为“压力性溃疡、褥疮” , 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 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最终致组织溃烂、坏死 。 作为康复、护理中常见的问题 , 褥疮的发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 也增加了照护难度 。 今天 , 我们就来聊聊皮肤这些事儿 。
老人长期卧床,皮肤生了褥疮,怎么办?文章插图
首先 , 我们来看一下 , 褥疮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
1、局部皮肤受到压力
压力是造成压疮的最主要因素 。 行动不便的老人 , 长期卧床或者坐轮椅 , 皮肤局部(特别是身体骨头突出、与床或者轮椅的接触部位)遭受持续性压力 , 则可影响毛细血管扭曲、变形从而影响血运 , 造成缺血现象 。
除了上述的垂直性压力 , 还有一种是摩擦力 , 老年人有时肌力下降 , 无法方便抬高肢体 , 当皮肤在床上或者轮椅上平行横向移动时 , 会受到来自床单或其它接触面的摩擦 , 这种状态下一旦混合汗液、尿液、大便时 , 就容易发生皮肤破损 。
现实中 , 往往垂直性压力与平行的摩擦力共同起作用 , 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 从而引起褥疮 。
2、营养状况不良
营养不良的老人更容易出现压疮 。
当老年人进食差、消化系统出现障碍 , 或有些长期发热及其他躯体疾病共同存在时 , 导致营养不良 , 一般会出现体内蛋白含量偏低、皮下脂肪少、肌肉萎缩、皮肤干燥 。
这种状态下 , 一旦皮肤受压 , 接触面的皮肤在承受压力的同时 , 缺乏肌肉和脂肪的缓冲和保护 , 那么受到骨隆突处的压力更加明显 , 更容易出现供血不畅 , 从而引发褥疮 。
3、物理刺激
【老人长期卧床,皮肤生了褥疮,怎么办?】 如果在日常照护中 , 有时因照护不周 , 导致皮肤周围潮湿(如不及时处理大小便、夏天出汗较多等) , 或皮肤周围存在摩擦力大的物品(如不够顺滑的床单、床单上有碎屑或坚硬物品等) , 这将直接增大皮肤与接触面的摩擦力 , 导致皮肤损伤 。
老人长期卧床,皮肤生了褥疮,怎么办?文章插图
我们来看看褥疮的好发部位:
一般来说 , 褥疮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 。
根据不同的体位 , 容易发生褥疮具体位置也有所不同 , 具体如下 。
仰卧位:最常发生于尾骶部 , 另外 , 肩胛、肘部、足跟等位置也时有发生 。
侧卧位:耳廓、肩峰、肋骨、髋关节侧面、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等处较易发生 。
俯卧位:面颊、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膝前部、足尖等处 。
坐位:易发生于坐骨结节处 。
老人长期卧床,皮肤生了褥疮,怎么办?文章插图
褥疮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根据国际 NPUAP/EPUAP 褥疮分类系统 , 而可按照以下表现进行分期:
1、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 当皮肤软组织持续受到压力和剪切力时 , 局部皮肤无破损 , 但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 , 或产生水疱 。 受损部位可有疼痛、硬块、渗出、皮温变化等 。
2、Ⅰ期压疮 淤血红润期
“红、肿、热、痛或麻木 , 持续30分钟不褪”在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伴有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 。 深色皮肤可能无明显的苍白改变 , 但其颜色可能与周围组织不同 。
3、Ⅱ期压疮 炎性浸润期
“紫红、硬结、疼痛、水疱” , 真皮部分缺失 , 表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 , 伴有粉红色的伤口床(创面) , 无腐肉 , 也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 。


推荐阅读